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百三十三期 ]用金字塔原理塑造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9-03-13 14:35:00   

思维是一种高级生理现象,是智力的核心,是产生第二信号系统的源泉,人之所以高级,正是因为人有着比动物更高级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而人的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其逻辑思维上,逻辑思维可以让人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逻辑通常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它是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哲学中推理的必然性问题,后来又延伸到数学领域,解决数学基础问题,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古代逻辑的鼻祖,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奠基人。这两个充满理性的学科成为了逻辑学发展的沃土。

《金字塔原理》号称是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作者芭芭拉·明托是麦肯锡公司的第一位女咨询顾问,她擅长写作,也正是在研究写作中发现了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听起来并不陌生,除了是文明古国埃及的象征,还在诸多领域被引用,而“金字塔原理”却成为逻辑思维研究的典范。

《金字塔原理》的“序”中,首先对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描述,“它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所以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它适用的范围是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在这三方面的应用更加有效。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金字塔原理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说什么(内容),怎么说(思路和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金字塔原理所能达到的沟通效果: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鉴于作者的写作风格,尽管该书的整体框架是按金字塔原理来构建的,但每章节中的详细内容较散,读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也许用金字塔式的思维导图来概括最为形象和好记。

看完“金字塔原理”也许对许多搞文字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高深,但是如果细细体会作者的用心,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作者是用心了,她通过研究总结,将表达、思考、解决问题方面的逻辑思维形成“金字塔原理”,这比大多数习以为常、未加思考总结的人深入了很多、专业了很多;其次她以扩散性思维将“金字塔原理”逐层细化,将要点和细节考虑的更全面、更具体,形成了一项方法论,更具有指导意义;再者,她用麦肯锡的方法体系和实践经验验证了这一原理,得到了麦肯锡的背书。麦肯锡作为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连续40年将其作为经典培训教材,可见此原理的实践参考价值。

麦肯锡公司的后来工作者、全球董事合伙人冯唐在其《老聃的金字塔原则》一文中用一句话总结金字塔原则,“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他还说金字塔原则看似废话,但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原则,一个伟大的方法论。其伟大用途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

伟大用途之一,解决问题:当你尝试解决问题时,你从下到上,收集论据,归纳出中心思想,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大致的目标,问题解决起来最有效。

伟大用途之二,管理手下:如果你是领导,有经验,有手下,对于某个问题,你根据经验提出假设,迅速列出第一级三至七个支持论据,分别交待给不同的手下。两周后,手下提交报告,你汇总排列,从而建造成坚实的金字塔。有了这个原则,管理起来最有效,领导做得最轻松。

伟大用途之三,交流成果:问题已经解决,金字塔已经建成,需要交流的时候,你从上到下,从金字塔尖尖向领导汇报。过去皇帝早朝殿议,给你三分钟,现在你在电梯里遇到领导,给你三十秒,你只汇报中心论点和一级支持论据,领导明白了,事情办成了。有了这个原则,交流起来最有效。

诸多读者调侃,“金字塔原理并不是麦肯锡所创,也不是芭芭拉·明托的专利,其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老聃),当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才是对金字塔原理的古老追溯”。当然,从某种层度上可以这样去认为,因为老子说到的“一、二、三”并不把其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类似金字塔架构。

尽管部分读者对此书的文风和论述不尽满意,但对这项工具还是广泛认同,将其定位在“术”的层面。联系我们的研究工作和思考、表达及解决问题时的逻辑,金字塔原理也是及其适用的。研究报告的提纲和逻辑、向相关部门汇报的文件格式、给企业定制的各种方案等等都离不开金字塔原理。回归这本书,我们更应看到作者的用心和系统的梳理总结,为我们学习、借鉴和受用提供了便利,也启发我们要专研的更深,突破常人的局限,把事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