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百三十二期 ]40岁之前再也不碰塔勒布的书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9-03-13 14:26:34   

推荐语:


今年以来,党中央把防范化解风险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服务的企业正面临着一次严重的金融风险。研究院已受邀今年将为客户开办防范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培训班,防范化解企业金融风险是今年研究院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前几天,看到塔勒布出版了新书《非对称风险》,便推荐给董力宾先读。今天他拿来读该书后的体会,一看题目先是吓了一跳,仔细读下去,我感到小董是认真读了该书的,并把握到了实质。他的体会有两点,一是二阶思维是识别风险的法宝,二是从代理人角度来认识风险、分析风险。这两点都很有新意,对我们理解风险、研究风险是很有意义的。


读书既要有批判的目光,也要有吸取其精华的态度。有了这两点,书才能读进去,才能有益。小董的这篇读书体会值得大家一读。

5.jpg


引言

塔勒布的“不确定”四部曲,已拜读过三本。最新出版的《非对称风险》,真是哭着读完的。先说结论,我不想因为这本最新著作是老师借我的,而说些违心的漂亮话,现阶段我看塔勒布的书已感到厌倦,甚至痛苦了。


塔勒布绝对是我最仰慕的那一类人,或者说最想成为的那一类人,但是我仍然决心40岁之前再不看他的任何作品。首先,我对塔勒布的书的理解已达到瓶颈,现在至多消化书中所讲的30%。由于年纪、学历、阅历和能力各个因素不达标,我没法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法感同身受。好比我读了李玉琢的《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也是毫无感触。当前我的实践经验、人生经历不足以让我对某些问题深入探讨。强行解读,牛皮吹上天,反而是误入歧途。其次,我是“属刺猬的”人,浑身带刺,因为我与塔勒布一样也是个反叛分子和冒险分子。书中他那些偏激的话语,对权威、制度的蔑视(高高在上穿西装的人),对个人主义的崇尚,对传统教育的抨击,一下就撩动了我那颗躁动的心。但是我也很恐慌这种状态,担心自己变得过于任性和特立独行。很多教训告诉我,在中国独立独行是有界线的,一旦超过便是死路一条。我必须先去读一些主旋律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东西,压制住自己,等某一天成为真正有分量的人,再来唤醒真实的自己。最后,塔勒布是语言大师,但是写作语言絮絮叨叨,能一句话说清的,一定要用二十句话解释。中文版的翻译虽然一本比一本好,但有些值得玩味的双关语,中文版的翻译阅读起来太累,某些语境下的含义必须通过原版才能理解。


今年读书不是为了写学习园地,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更不是为了卖弄自己的学识。我想通过书籍这一种媒介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周遭,了解世界。当阅读的过程开始变得晦涩、痛苦,是时候将这些书封存起来,二十年后再来回顾。


《非对称风险》是塔勒布最矛盾的一本书


客观层面上讲,《非对称风险》是塔勒布“不确定系列”的完美收官之作,继承了前几作的优点,为二十年的研究落下帷幕。第一部《随机致富的傻瓜》, 奠定了“不确定的世界观”,即整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就是随机性。 第二部《黑天鹅》进一步阐述世界是随机现象的集成,而历史的变迁则由黑天鹅塑造。第三部在讲,“反脆弱”的力量教会我们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生存并成长。最新的《非对称风险》在讲如何降低系统的风险。每一本都相互联系,可以看作是一个递进关系,不断将“不确定”理论具体化、系统化。《非对称风险》依然会让读者叹服塔勒布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庞大的知识储备,但是这本也无限放大了塔勒布的缺点。


主观上讲,我认为《非对称风险》是塔勒布的“赌气”之作。书中他自己解释道:“此书的创作完全是我在漫无目的地思考有关数学问题时,突然灵光一闪,然后才开始写作的。在密集的思考生活中,我发现我最厌恶的事情并不是普通人听不懂我的话(无非是对牛弹琴),而是被迫听专家对着我胡说(一群牛对我弹琴)。”我们能看到两点问题:一、这本书不是系统思考后的作品,属于冲动之作;二、意图严厉抨击那些口若悬河、缺乏实干经验、愚弄大众却不担任何风险的专家、学者(事实证明他每一页每一段都是这么做的)。塔勒布每一本书中都在批评学者。当第一次看见这些话语会觉得大胆,第二次的感觉是开始认同,第三次是犹豫,第四次就会感到这些是令人厌烦的骂街(前些日子网络上调侃的六小龄童亦是同理)。《非对称风险》与其他三部最大的区别在于,“有道理”的结论和说教多于“严丝合缝”的推理,也多于“血淋淋”的证据,可能塔勒布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开始向曾经最鄙视的那群人开始靠拢了。另外,作家和评论家两者不能混淆,面对不满的事情或人,作家可以有无数种写作技巧去讽刺、去批判,而评论家可以指名道姓、一针见血地指责。塔勒布在书中点名讽刺两位资深书评人,可见他不仅混淆了两者,并且不允许别人反驳自己的观点。


以个人情感角度我是不喜欢这本书的,我不喜欢有人将学者和学历(或者说追求名校)贬低得一无是处。塔勒布表示那些没有实干经验却成天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学者都是“庸知”。同时,他瞧不上那些名校出身的人,他认为应该雇佣学历最差的那个人,因为他如果能和仰仗名校出身的人达到同样的技能水平,那他一定是更厉害的人。我若认同他这方面的观点等同于全盘否定自己,我前四分之一的人生可谓毫无意义。我不知道他是否是带着相当激动的情绪在写这本书,因为主观昏话相当多。当然,另一部分原因是《非对称风险》中涉及有关股市、期权和基金等问题,我对于这些不甚了解,也造成了很大障碍。但是,书中一些观点还是给了我莫大的启发。


二阶思维是识别风险的法宝

思维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却能无时无刻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在解释“非对称风险”之前,我们个人或者公司的决策者必须先培养二阶思维。二阶思维简单概括就是——不流于表面,深层挖掘,考虑结果背后的结果。举个例子,一位长得像黄渤的演员和一位长得像吴亦凡的演员分别主演电影。仅以貌取人,你认为哪位主演的票房会更好?一阶思维的人会毫不犹豫选择“吴亦凡”,因为外在形象已经说服了所有人他能吃这碗饭,他不用担过多的风险就可以平步青云,即使是毫无演技;二阶思维的人则会选择“黄渤”,因为他在外形条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还能成为电影男主角,他必须要克服更多困难,付出更多努力打磨演技,他承受的风险也会更大,因此他绝对是好演员。


二阶思维与“黑天鹅”的核心逻辑十分相近:我们不了解的事情远比我们知道的更有价值。塔勒布认为任何一种风险是无法做到精准预测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这与今年一月习近平主席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不谋而合。他提出:一、对风险要早判先知,做到心中有数;二、对风险要先防早治,做到预防为主;三、对风险要始终保持警觉,绝不给风险变大的机会与空间。“强化风险意识”的确是化被动为主动的重要力量,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无法预判或防范“黑天鹅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从思维上停留在最浅的层面,即固执地相信“眼见为实”。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好看的水果,不一定好吃。这就是所谓“非对称性”而带来的风险。


拥有二阶思维有三点好处:一、考虑的更多是动态的机制,而非眼见的静态的状态;二、时常进行高纬度思考;三、不仅做出合理决策,还考虑到决策实行后带来的反作用。个人认为,训练二阶思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这一定全人类是未来应对不确定世界(VUCA世界)的必备技能。



代理人与风险共担

上述简单提及了普遍存在“非对称性”,这部分先说说与之相对的“对称性”。“对称性”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人类追求对称性的过程极其残酷与血腥,但是人类也因此从蛮荒走向文明(参考古代的律法、刑法)。对称性是一种平衡机制,它保证了双方在某一件事上是完全平等的存在,无论何种风险都平均分担到双方身上,比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机制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平衡了众多无法调解的关系,尽管十分野蛮。但是,理想的平衡状态总会被现实打败,因为现实中存在着“代理人”。


“代理人”不是一种职业,他们是潜伏在你身边最可恶、最狡猾的存在。我用一个自己的故事来解释什么是“代理人”。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对胡萝卜不挑剔,但也绝对谈不上酷爱。导致那些不爱吃的小朋友都把胡萝卜塞进我的碗里,老师明确要求我们不能剩饭,我只能一边哭一边咽下肚。结果就是吃太撑,中午根本睡不着,下午又太困,被老师训斥。看到了吗?“代理人”就是那些让别人承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风险的人。我们中国的家长很多也是“代理人”,他们将自己未完成的愿望(考高分、上名校、学艺术等等)强加到自己的后代身上,且不说孩子在这种被动选择过程中多么痛苦,还要担着未完成这些目标而被责罚的风险。随着我们的成长,“代理人”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让你防不胜防。被迫多吃胡萝卜或是小时候被逼着学这个学那个,现在看来太小儿科,但是如果上升到企业决策层、政府官员、执政党、宗教领袖等层面,这种自私的转移风险的行为只会引发灾难性的风险(这里只能点到即止,新闻上大家已经见得够多了)。


有人破坏“对称性”,必然有人遵守,也必然极力维护。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有三种人在就“对称性”问题不断斗争。第一类称之为“奸人”,他们是获利但不承担风险的人,比如魏忠贤、慈禧、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第二类称之为“凡人”,他们是获利但也承担风险的人;第三类是“圣人”,他们是承担别人的风险也不获利的人,比如摩西、玄奘、圣女贞德、切格瓦拉等。更为详细的可以看看下面这张表。


6.png

上面这张表可以解释所有的历史朝代,开国皇帝永远是“圣人”,为了他人打下天下,中期的后代无论贤明或是昏庸起码都是“凡人”,后期朝代的灭亡之际,“奸人”横行,国家必定满目疮痍。所以,我不必解释“风险共担”的好处,表格已经充分展示了“奸人”破坏我们的生活,“凡人”是秩序的维持者,“圣人”拥有我们人类向往的所有美好品格。做到“风险共担”很简单,只需遵守两条法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对于自己说的话、做的事负责到底。塔勒布之所以倡导在生活中和市场中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因为他坚信着实践出真知。口头上指出一个人的错误,不如让他在现实中自己去体悟。


结语

塔勒布的书相当于百科全书,神话、历史、宗教、政治无所不谈,确实是开了眼界。专业上说,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两种思路:一、风险共担可以成为风险管理的新手段;二、企业可以建立一套贯穿上下的风险共担机制(实践性强且人人都认同的)。除此之外,我实在不敢苟同塔勒布的一些过激言论。最后,推荐研究院的小伙伴可以一看,收获应该比我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