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百二十六期 ]星空下的思考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9-02-15 15:24:08   

(2019年度李浩读书系列之一)

 

《三体》的价值

一说到科幻,我们就会联想到无垠的星空,脑洞大开的科技,各式各样的外星人。这种对幻想的需求好像就是基因里自带的,无法自拔,像谜一样的吸引着我。小时候夏天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躺在楼顶的阳台上,望着浩瀚的星空,数着漫天的星星,幻想着色彩斑斓的宇宙。总感觉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就在星空的那头,吸引着我无限向往。

幻想是一件充满创造的事情,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的科学发明最初都只是一种幻想。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打开了人类的大脑,开拓了无限的思路,激发了我们的深层思考。也许,科幻本身就是作者表达一种哲学思考的方式。科幻小说也是一个人类幻想的物质载体,《科幻世界》更是80后一代人成为科幻迷的启蒙读物。

《三体》三部曲在中国科幻界几乎人尽皆知,作者刘慈欣更是中国科幻界最顶尖的作家。但是真正使国人所熟知是因为其在2015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要知道,雨果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中国的科幻小说之于文学界就像中国足球之于体育界,总是让科幻迷们恨铁不成钢。好在通过不断的拜读与学习、创作与思考,加上国人的热爱,终于把中国本土作家的科幻力作推到了大众主流视野里。就像2002年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三体》的获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以至于当年《三体》还没有写完的时候,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还利用总统的职权向刘慈欣催稿,想要看《三体》后续的故事。

《三体》早就在《科幻世界》连载过,以前也读过,但是没有读完过,而且也没有特别的感觉。现在复读之,眼前一亮,惊为天作。感慨书还是要常读才能常新啊!强烈推荐《三体》三部曲,大家有空一定要读一读。书中超越宇宙的轮回史,让人感觉到透骨的冰凉和无尽的困惑。它不仅是一本科幻小说,书中穿插于故事情节中的物理学、社会学、宇宙学、博弈学、生物学等知识,是为读者精心准备的精神盛宴;大气磅礴的场景构建,对死亡、时间、创造与毁灭等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呈现与思考;最终都指向终极话题:人性与道德的选择。《三体》没有向你灌输什么价值观,而是向你阐述了一个既定“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让你明白人性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怎么去思考这些问题。或许这本书的价值早已超过科幻小说的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这本书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上升到整个人类文明的思想价值的高度都毫不为过。

为什么叫“三体”

《三体》为什么取名叫三体?其实三体是天体力学的一个名词,我们中学物理都学过牛顿的引力理论正确预测两个互相吸引的天体的运动轨迹基本是椭圆形。那再往上一阶,如果有3个天体,比如太阳、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它们的运行轨道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著名的“三体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探讨3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为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三体问题”的研究能为人类探索未知宇宙提供巨大理论支撑。

对“三体问题”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7世纪80年代,大名鼎鼎的牛顿也没能给出通用的特解答案。随后的200多年中,科学家们为解决这个问题绞尽脑汁依然没有结果。就形成了常说的“三体问题无解”,准确地来说,是无解析解,意思是三体问题没有规律性答案,不能用解析式表达出来,只能算数值解,没有办法得出精确值。然而对于三体问题的数值解,时间会无限放大初始的微小误差,因此数值法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当时间趋于无穷时,三体轨道的最终命运。直白的说就是三体运动是无规律的,不可能预测其最终结果。而这种对于轨道的长时间行为的不确定性,被称为“混沌”现象。由于混沌现象的存在,通常情况下三体问题的解是非周期性的。1887年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布伦斯指出,寻找三体问题的通解注定是无用功,只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特解才可能存在。所以至今对于三体问题的研究都是基于许多特定限制条件基础上作出的特定解。

《三体》中所描绘出的其中一种宇宙文明——“三体文明”,他们是在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星,这颗恒星轨道内的行星中,诞生了三体人和三体文明。这个星系内有三颗恒星无规律的运转,这就造成了不仅仅是昼夜交替毫无规律,温度变化也没规律,而且从哪个方向升起来,也没规律,因此三体人将其分为恒纪元与乱纪元。看到两个太阳就是恒纪元,即从此昼夜交替有规律,温度变化有规律,可以从事生产活动与文明建设了;只看到一个太阳就是乱纪元,即开始了无规律的日子,所有人都必须脱水,自我抽干(作用类似地球的冬眠)才能度过乱纪元;看到三个太阳意味着死亡,极度的严寒,大气层都会冻住,会终结一个文明时代。漫长的时间后,直到恒纪元的到来,生命和文明将重新启动,再次开始在三体世界中命运莫测的进化。

数千年悲欢离合只是一副画

《三体Ⅰ》

故事的开端是上世纪60年代,那个红色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当时世界各大强国都在竭力搜寻地外文明,中国在林海雪原也修建了红岸基地,搜寻宇宙文明。叶文洁由于在文革中对人性丧失了最后的期望,在红岸基地探寻地外文明的时候向三体世界发送了地球的坐标,请求三体文明来帮助人类建设更好的文明,为了掩盖行迹甚至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杨卫宁。

而三体文明经历了几百次的毁灭与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三体文明艳羡地球稳定的生活环境,想毁灭人类,并把地球据为己有。他们用两个智子锁死了地球上基础物理学的发展。智子是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在二维展开后蚀刻上电路的超级计算机,不仅有封锁的功能,还有全面监控的功能。人类除了思想,其余一切都在智子的监控之中。另外三体人还用各种计划扰乱人类社会科学进程,包括成立地球三体组织,通过三体游戏筛选成员,加入名为科学边界的神秘组织。最终达到占领地球的目的。

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庞大的三体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将于400年以后到达地球,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三体Ⅱ》:黑暗森林

为了应对三体世界的入侵,人类开展了两项计划,一是发展尖端武器装备,一是开启“面壁计划”。选出包括主角罗辑在内的4位面壁者,他们被授予最高的权力和资源,可以执行任何计划而不必回答用意。骗过所有人,包括自己人,就是为了应对智子监控以及三体人的思维透明(类似达利欧的思想极度开放,对任何人不存在隐瞒)的致命缺陷。

为了应对面壁计划,三体世界联系地球三体组织,找来三个破壁人,目的是从面壁者的所有行动中分析出最终手段和目的,主角罗辑的破壁人正是他自己。

其他三个面壁者皆被破壁人破壁,主角罗辑由叶文洁所讲述的两个公理和两个概念,发展出了宇宙社会学。

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公理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 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概念1:猜疑链,不管文明的善恶,在进入猜疑链网络中都会认为对方文明对本文明会构成威胁。

概念2:技术爆炸,即便是处于萌芽期的文明,在宇宙尺度上,也可能很快的发生技术爆炸,从而成为一个强文明。 由于以上公理和概念,罗辑推导出了黑暗森林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费米悖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罗辑构建了坐标,对另外一个恒星星系发出了咒语,随后进入冬眠。冬眠醒来后,人类在多方面取得了科技进展,许多高大上的武器被制造出来,以为自己已经能够与三体人匹敌,但是事实上地球舰队却遭到三体人的强互作用探测器——水滴(外形类似水滴而得名)的致命打击,原理就是最原始的攻击方式——撞击。

在这一大溃败之后,罗辑证实了宇宙文明间的黑暗森林法则,任何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都将很快被消灭。借助于这一发现,他以向全宇宙公布三体世界的位置坐标相威胁,暂时制止了三体对太阳系的入侵,使地球与三体建立起脆弱的战略平衡。这种威胁可以看成是悬在三体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而罗辑就是执剑人。

《三体Ⅲ》:死神永生

云天明得了癌症,死前拿着同学给他的钱为自己暗恋的大学同学程心买了一颗星星,后来就加入了阶梯计划,他的大脑被放入飞行器发送出去,准备与三体人进行最早的接触,而程心正是该计划的负责人之一,作为云天明未来接引人,程心进入冬眠去到未来。

联合国想买程心的星星,把她唤醒了,这个时候罗辑已经当了很久的执剑人,程心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三体人通过严密分析断定程心是一个忠于“人性”的人,不会按下能够发射引力波的按钮,所以毅然发动攻击,摧毁了引力波发射器,人类丧失威慑能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在第二集中大溃败的人类舰队侥幸存活下来的“万有引力”号飞船具备发射引力波能力,在四维空间摧毁水滴后启动引力波广播向宇宙公布了三体星系的坐标。随后三体人撤退,选择了流浪宇宙,三体星系由于暴露了坐标,也在不久的未来被彻底摧毁。

三体人在选择流浪之前,被三体人截获的云天明大脑被三体人复活,云天明与地球取得联系,通过讲述三个自己编创的童话故事,向程心透露大量情报。人类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开始进行掩体计划,维德领导的空间曲率驱动研究因为程心的“人性”导致错误判断被终止,使得地球文明最终没有能够逃脱被高级文明毁灭的命运。因为宇宙中还存在更强大的文明,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超出人类的想象。

神级文明“歌者”发出了一张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使得整个太阳系遭到了降维打击,数千年的人类文明与其中的悲欢离合被最终压缩成二维平面而毁灭。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副画在纸上的太阳系平面图。

在太阳系毁灭之际,只有程心和她的助理两个幸存者乘坐光速飞船离开,他们逃进了云天明送的小宇宙里。然而超乎一切之上的力量归零者出现了,要求宇宙归零重生。

这就是一个轮回的终结,由于降维打击这种不可逆的手段出现,宇宙从最初的十一维最终将降至零维,成为奇点,开始另一个新的轮回。

本我和超我的抉择

本我和超我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相关概念,“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人性有很多种可能,是善是恶,或许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而在《三体》中,表现出了最糟的一种。用刘慈欣的话说:“在极端状况下,假如你不做出某些理智上的举动,导致人类灭绝,你照样无法讲人性。没人了,你还讲什么人性?”“本我”没了,哪来的“超我”。“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其实考验人性的思想实验还有很多:

人类只剩下三个携带着人类文明一切的人,而其中两人必须吃掉另外一人才能生存下来,你是吃还是不吃?

一满载的列车被劫持并失控,前方是万丈深渊的悬崖,唯一的选择就是马上改道,而另一轨道上却被绑上了几个小孩,而此刻的你如果是列车长会怎么选择?

《三体》中也有这么两个人,程心选择了人性,但却导致了人类的毁灭,如果像维德一样选择兽性,或许人类能够得以生存,没有了人性的人类还是人类吗?但是选择了人性,导致了人类的灭绝又真的有用吗?

不可否认,这样的实验会暴露出人性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丑陋一面,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在这种状态下的行为根本就不能够拿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去衡量,这属于评判标准勿用。生存至上是一个必然性,所以相信在大部分人的心里,上面的思想实验或许都是一道必然题而非选择题。

书中还有大量的对人性思考的事件。

有这么一个情景,地球人类收到假警报,三体文明马上就要到来,人类将走向毁灭。大量的人员涌入飞船发射场以求早点逃离,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为了早些逃亡竟然直接在空地上发射,喷出的高热量物质将周围的人瞬间融化,短短时间造成几十万人死亡。这些扔下几十亿同类,不惜杀死他人而选择独自逃亡,即使活下去又什么意义呢?但在生死存亡之际,或许只是人性生存的本能所驱使的,是不可抗拒的吧。压倒一切的求生欲望所驱使的集体疯狂,真的有意义吗?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个情景,在被三体文明几乎团灭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五艘宇宙飞船将长久的流浪在宇宙中寻找栖息之地。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能源和食物只能承载一艘宇宙飞船上的人带着人类文明的种子到达栖息之地。在那种生存死局下,最终“青铜时代”号飞船上的人经过全员投票,发动了攻击,灭掉了其它四艘飞船上的人,幸存了下来。最终地球政府对他们的行为以反人类罪和谋杀罪进行宣判。在那种情况下,或许“青铜时代”号只是做出了唯一能做的行为。斯科特舰长在法庭的最后陈述是这样的:“我没有太多可说的,只有一个警告:生命从海洋登上陆地是地球生物进化的一个里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鱼再也不是鱼了;同样,真正进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们,当你们打算飞向外太空再也不回头时,请千万慎重,需付出的代价比你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在那种情况下,在太空中,用人类的道德去评判是不适合的。”“青铜时代”号杀死他人存活下来,你说有意义吗?上岸的鱼真的不再是鱼,不然现在的人类吃鱼就是残害同类。

最后再来看一个情景:智子和破壁人的谈话中,破壁人说到:“逃亡的最大障碍不是国家间的争端而是人与人的争端,也就是谁走谁留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人类的基本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过去的时代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在这种终极灾难面前,它就是一个陷阱,到现在为止,甚至连人类自己的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陷阱有多深,最终没人能跳出这个陷阱。”后来人类居然真拿出了一个逃亡方案,用全民抽签方式决定首批十万名逃亡人选,这个方案居然在全民投票中被通过了。但在抽签结果出来后,大多数没有抽中的人都反悔了,由此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公众转而一致认为逃亡主义是反人类的罪恶。

全人类都赞同的方案,为什么最后不能执行,被抽中的十万人为什么反而成为了反人类的逃亡主义者?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人性?这些由谁说了算?在死亡面前,是拉着所有人一块死,还是让少部分人生?亦或是让大多数人生,让少部分人死?既然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要让大部分人的死去成全少部分人的生或让少部分人的死成全大部分人的生?而为什么我不能成为那活下来的人呢?这些问题久久的在我脑海中浮现。

结语

人类毕竟是复杂的动物,关于人性的善恶的讨论自古有之,孔子说性本善,韩非子说人性本恶,其实善恶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莎士比亚说,世上本无善恶,是人心使然。感觉很有道理,那这么说人心是这一切的根源了,人心又是什么呢。是人性吗?这不就是个逻辑怪圈了吗?

我想作者刘慈欣的初衷是好的,对恶的描述,来引导人们向善。网上有这么一句话说的很好,“没有了正确是非判断作为前提的“善”有可能铸成恶果;面对黑暗勇于决断而生的“恶行”或许会结下善缘。”

又或是这一切都不重要,善与恶都是浮云,“死亡才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或许这才是文明的真正归属吧。

最后我想说,《三体》解构了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人性,重构了一个属于真正的星空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光辉照耀下,或许我们所体验的一切都不过是一缕微尘,但我们也应该要做到“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