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百一十三期 ]做一个有自主思想的人——读《学会提问》有感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8-12-29 11:02:26   

国人缺失批判性思维

以下是平常和妈妈的两段对话:

妈妈:多吃白菜和豆腐,少吃肉,对身体好。

我:听谁说的?

妈妈:网上说的。

我:……

 

妈妈:移动积分换流量,快换。

我:哪儿的消息啊?

妈妈:朋友圈刚看到的。

我:……

 

不知道大家平常在家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呢?妈妈们总是喜欢相信和转发各种各样网上的,朋友圈发的各种信息。今天告我不能吃鸡蛋,全是假的,明天告我不要吃鱼头,鱼头里全是化学物质。

“《紧急通知家人,央视曝光剧毒食品名单》”,“《太可怕了,你还敢吃这种致癌食品!》”……是不是很熟悉,妈妈们是不是总会给你转发一些和这些标题类似的信息。

这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信息化越来越发达的当今,我们几乎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但是我们却越来越难以辨别真伪。而且我们不管是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依赖各种所谓的“专家”,比如,经济学家、电视台评论家、律师,甚至是各种网红所说的话。越来越多的人口头禅就是“电视上说”、“朋友圈发的”、“网上看到的”,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越来越容易成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越来越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甚至是有太多人不会积极地选择自己该接受什么或拒绝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过一个谣言传播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可以发现,在这个公式中,真正核心要素就是公众批判能力,和我国的成语“流言止于智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何成为智者,学会批判性思维,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独立思考、辨别是非,这是我们所需要的。

学会提问,养成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批判性思维导图。本书在美国被推荐为大学生必修书目,也许学起来并不轻松,看一遍就想完全掌握难度是很大的。毕竟思维习惯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不刻意训练和反复强化,是很难改正过来的。所幸的是,这本书里,作者提供了足够的练习题目,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将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让我们从学会提问开始,逐渐养成批判性思维。

不断地向自己和他人提问,才能确保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因为你思考什么问题,你才会向什么方向行动。提问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习主席治国理政有一个鲜明的理念: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问题的提出经常比解决更重要……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一个新视角考虑老问题,这些都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意味着真正的进步”。日本企业高管教练粟津恭一郎在《学会提问:实践篇》一书中也指出:提问的差距造成了人生的差距。事实上,那些成功人士经常向自己提出有创造性、有价值、有新发现的问题,从而促成新的行动,最终导致成功。

什么又是批判性思维呢?作者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所谓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这是比较学术性的定义,理解起来可能不那么深刻。通俗点说,就是在获取外部信息的时候,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适当的问题,在不断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对新领域的认知。

作者提到我们可以选择的有两种思维风格,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这无所谓好与坏,可能仅和你所处的人生阶段或者学术领域有关。就像孩提时代或者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的时候,使用全盘接受的海绵式思维方式去学习或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就像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学前班就已经开始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等一系列的诗词歌赋,这时候大部分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背的是什么或者理解也不会深刻,也提不出更多的问题,只能是“别管那么多,先背了再说”的学习方式。等到自己逐渐长大后,或者对某个领域有相当的了解之后再开始使用淘金式的思维,也就是批判性思维,这才是最佳的学习路径。

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书中提供了完整结构。如下:

第一步: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第二步:理由是什么?

第三步:哪些词语有歧义?

第四步: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第五步: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第六步: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第七步: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第八步: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第九步: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第十步: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第一步确立论题和结论,第二步是找出理由是什么,这两点比较好理解。就像开辩论会,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啊?这就是论题,正反双方各自支持的观点就是他们的结论,结论总是要有足够的论据支撑的,这就是理由。这里着重强调的一点是书中把所有的论题分成了两类,描述性论题和说明性论题,描述性论题是针对有关过去、现在、未来的描述是否正确提出的问题,大白话就是世界是什么样。而说明性论题就是那些针对我们应当怎样做及对与错、好与坏提出的问题,大白话就是我们应当怎么做。

第三步,什么叫词语有歧义?这个是我们平常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忽略的。这里的歧义是指一个词句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含义。广告里用得特别多,比如口香糖广告,说口感好极了,“口感”就是一个歧义词。这完全取决于吃的那个人如何去定义它,符合某个人的口味可以说口感好极了,那万一正好某个人讨厌这种口味,那就是糟糕透了。平常我们也不会更深入的去想这些问题,所以很容易就被某些广告说服了。现在用批判性思维再想一想,或许就不会作出后悔的购买决定。

第四步,价值观冲突,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比如“竞争”和“合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或许你会两个都赞成,但是只能二选一的时候,这时候就会形成价值观冲突。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价值观发生冲突,你做出了二选一的选择,虽然你没有直接表明你的价值观,但是从选择中我们可以假设你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这就是价值观假设。价值观假设也是说明性论题,就是关于应当怎么做,我们是竞争好呢还是合作好呢?描述性假设是一个关于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要讨论某个学术讲座能否学到东西,这就是一个描述性论题,关于“事物是什么”而不是“应当是什么”。所以如果你给出的理由是“因为大家都称赞这次讲座”,就把描述性论题当成了说明性论题,这样的证据就是不充分的。从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中,我们就会去思考文中或者讲话内容中是否有充足的理由让我们去接受作者的观点。

前四步都是在为了弄清楚一个观点或者结论到底在说什么,这并不像想像中那么简单。我们潜意识里觉得听懂一个人的观点不难,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容易想当然。仔细思考前四步并让它们融入我们的潜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搞懂“他的观点是什么?”。简言之,对一个观点要问自己,“他在讲什么,理由是什么,他的措辞中是否有歧义词,他的价值观是什么(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的位置决定了他的立场),他所讲的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他的观点,哪些是他的假设(想象)”。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就清楚了他的观点是什么。

第五步,推理中存在谬误吗?所谓谬误,是指推理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接受其结论。常见的几种谬误:人身攻击、滑坡谬误、妄求完美解决方案、偷换概念、诉诸公众、诉诸权威、诉诸感情、稻草人、虚假的两难选择、一厢情愿等。这让我想到了宋小宝的小品中的一段对话:

服务员:哥、还没给钱呢?

宋小宝:什么钱?

服务员:汤面钱!

宋小宝:汤面拿炒面换的给什么钱?

服务员:那炒面你也没给钱呐!

宋小宝:炒面我没吃给什么钱呐!

第六步:证据的效力如何?为了让人们能够接受作者的观点,作者往往会引用大量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可信度有多大呢?我们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你的证明是什么?证据在哪里?你确信它是真的么?你怎么知道他是真的?你为什么相信它?你能证明么?事实断言可靠么?证据从哪儿来?

证据的主要类型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权威或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就拿权威或专家意见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不是总是会碰到许多迷信权威的形式。但很多时候,由于诸多原因,权威的意见往往是错误的。如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托勒密在所著的《全能的上帝》中就说道,“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天体都围绕它运动,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想一想为什么要相信权威,在对权威提出质疑时,应该具体思考一下,对于我们正在讨论的主题,所谓的权威人土具备多少专业知识或接受过多少专门训练?例如,他是否对这个项目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他是否具有广博的相关经验?而不是一味的相信专家、权威所说的话。

第七步:有没有干扰性原因?干扰性原因是一个看似合理,与作者的解释不同,但能说明一个已知的结果如何发生的解释。如何评价A老师的教学方式比B老师的好,给出的原因是在期末考试中,A老师的班级平均成绩高于B老师所在班级,这就是典型的存在替代性原因。这两个班除了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不同,是否还有其他的重要的不同之处?或许是A老师的班级是重点班,好学生本来就多;又或许A老师更加严格,抓成绩抓得更严等等一系列的原因都是有可能造成A老师的班级平均成绩高于B老师的班级。所以单一用成绩去衡量哪位老师的教学方式更好是不严谨的。

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引起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千万不要贸然接受你所遇到的事件的第一个解释。

第八步: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的证据。但它经常会撒谎!要找出欺骗性的数据,第一个策略就是尽量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信息的。在对数据做出反应之前,要先问一声它们是怎么得来的。就像国家相关机构总会公布社会平均工资,每次一公布,大部分的网友总会吐槽又拉了平均工资的后退,这些平均数是以什么基数算的,统计人群又有哪些,这些如果没弄明白,就不能够仅仅因为是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就轻易的相信。又让我想到了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中描述的沉默的证据,很多时候,统计数据仅仅是作者想让你看到某一个数字而进行的统计,许多本应作为统计样本的数据被作者选择性忽略了。所以在遇到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想想:“有没有什么相关信息被忽略了?”

第九步: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想要说服你的人往往会不遗余力地告诉我们结论积极的一面,但是会尽量隐藏结论消极的一面。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寻找被藏起来了的部分。

比如一则广告“多数医生给头痛患者开处方时都选用‘止痛灵’”,这就明显只说出了事实的一部分。也许并不是“止痛灵”比其它药更加有效,仅仅是“止痛灵”给医生的折扣大,仅仅是厂家向医院提供了更多免费试用品等等才使得多数医生给病人选用“止痛灵”。这些信息在广告中是不会出现的,但这些信息又很大程度上与患者决定买什么药来止痛有关。

广告如此,其他信息亦是如此,我们所遇到的信息几乎都是带有某种目的的。这些信息是被作者有选择地组织在一起的,组织这些信息的人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目的就是使我们相信某个观点。而那些被遗漏的重要信息由于对作者不利而被抛弃,但又是形成推理的重要信息。所以我们要去寻找那些被遗漏的信息是什么?为什么被遗漏了?最终结合所有因素决定是否要相信作者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第十步: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当你决定接受或是拒绝作者的结论时,你需要清楚作者提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二元思维:当人们用非黑即白、是与否、对与错、恰当与不恰当来思考时,他们就是在进行二元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两种可能的答案,而事实上它可能具有多个潜在的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限定结论,并把结论放入上下文中来避免二元思维,这种限制答案的过程要求你对所有的结论思考如下问题:

A. 何时正确?

B. 何地正确?

C. 为什么或凭什么说它是正确的?

后面六步是为了弄明白作者的论据是否是合理的,大白话就是要问,“他的逻辑是怎样的、他的理由可靠吗、他给的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他是否刻意隐瞒了什么信息,他的结论和论据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因果)关系吗”。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归纳下全书的主要内容。除了总述以外,基本就是在阐述论证结构以及如何评价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论证结构包括:论题、结论和理由。而关于如何评价论证结构的合理性,作者分别从词语的明确意义、假设、推理的谬误、证据的效力、替代原因、数据的欺骗性、被省略的信息及合理结论的得出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我的思考

书中提到了很关键的一个点,就是要善于发现文章或者陈述中暗含的价值观,这个是我以前所没有意识到的。我们总是以自己经历、自身经验去看待问题,认识世界,这种方式天生就或多或少带着偏见。知道有偏见并不可怕,反而会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观点,怕的就是意识不到有偏见。本书想告诉我们的价值观就是要勇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和认识世界,哪怕你提出的观点可能是错的,也比盲目轻易的相信权威或者专家的观点要更有价值。观点有错误再正常不过了,怕的就是说的话永远没有自己的观点在里面。因为个人的意见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的,是原创的,构成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自己有了主见,才不至于依附于人,也才有了进步的可能性。

书中所说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指鸡蛋里挑骨头,也不是为了固守自己已有的想法而去抵制和消灭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这些都是弱的批判性思维。我们要学会强的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批判自己已有的信念和怀疑他们的观点,去避免自我蒙蔽和对别人的盲从,进而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所以真正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是要防止轻易相信别人的观点,也要防止固执己见。固执己见的人和没有主见的人其实都是一类人,他们知道的都很少,虽然没人能够驳倒他,但他也不能驳倒对方的观点,那就说明他没有任何坚持观点的基础。要学会强的批判性思维,还有一点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真的太难了。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很多时候,总是被情绪所左右,如何做到自己的情绪、立场不影响自己的判断、对任何事都保持客观,这也是需要努力学习的。但不管怎么样,都不应该阻碍我们追求强的批判性思维。

学习批判性思维,怀疑是先决条件,但绝不是最终目的。批判性思维更多是一种能力,而任何一种能力只能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来获得。学会提问,则是一个绝佳的起点。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应尽量刻意的去多提问,是什么?为什么?凭什么?真的可信吗?还有其他原因吗?……学习此书只是开始,不断地运用与实践才能取得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陷入这样的一种状态:看谁的文章、听谁说话都觉得对方头头是道,怎么说都有理,或者被各种专家评论、研究报告弄得头晕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