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百〇九期 ]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百态(一)——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有感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8-12-20 08:49:46   

【前言】

最近看一档综艺节目,里面薛兆丰老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每一个论题,其独特的角度和思考方式,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于是买了这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细细品读。这本书讲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绕过的经济学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和彻底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帮你绕过经济学花招,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从而启发你将同样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由于该书篇幅较长,八百多页,每个案例我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思考和体会,因此,我将该书的心得体会分为2-3篇,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三个故事及其引发的感悟。

马粪争夺案与企业社会责任

l  故事简述

这个案子发生在1869年的美国,那个时候马粪是很值钱的,案中原告请了两个帮工一起在马路上捡马粪,他们从晚上6点一直干到8点,在马路上共堆了18堆马粪,由于马粪太多,他们拿不动,所以就决定先回家等第二天用车来拿这些马粪。第二天早上,案中的被告在马路上看到了这18堆马粪,就问巡逻的人这些马粪是否有主人,有没有让别人把这马粪给搬走。巡逻的人说,不知道这马粪是谁的,也没有让别人搬走。被告听完后,觉得这些马粪没有主人也没有标志,于是他就18堆马粪搬回了自己家里,撒到自己的田里去了。等到中午,原告带着车过来搬马粪,却发现没有了,询问巡逻后得知是被告拿走了,于是去找被告,就这样,双发发生了争执,闹到了法院。

在法庭上,双方就马粪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原告认为,是他和两个帮工花费两个小时时间将路上丢弃的马粪堆积在一起,他们付出了劳动,这些马粪理应属于他们;而被告认为,马粪位于公路,而公路又是公家的,原告将马粪堆积起来,只是改变了马粪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它的所有权,所以马粪不归原告所有。

试问,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把这18堆马粪判给谁呢?

当年法官将18堆马粪判给了原告。引用薛兆丰教授的观点,即判决给谁不是那么重要的,而重要的是这个判决本身对后代人的影响,以及对后代人行为规范的影响。

l  背后的寓意

马粪争夺案的背后藏着的寓意,是我们到底是鼓励创造财富,还是给财富做标记?试想一下,上面这个案子发生在两个村庄,A村庄将马粪判给了原告,B村庄将马粪判给了被告,这两个村庄,过50年、100年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马粪判给原告,A村庄的人们会形成一个意识,只要是通过努力创造的财富,就是属于你的财富,法律会保护你的财富,别人也不会拿走它。因此,大家不会花费很大的力气和成本去守护自己的财富,而是放心的积极去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慢慢地整个村庄便越来越繁荣、富有了。

马粪判给被告,B村庄的人们会觉得,即使是我努力创造的财富,如果我不做好标记、保护好,很有可能这笔财富最终不能属于我,那还不如偷偷去找没有标记的财富呢。这样一来,无论人们创造出多小的财富后,都要想尽办法去保护它,而保护财富所花费的精力、财力甚至会高出财富本身。长此以往,人们就不会积极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慢慢地整个村庄便越来越萎靡、衰败了。

马粪争夺案告诉我们,真正的公平公正并不是从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效率角度出发,一个公平制度的背后是对效率的考量,这个考量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l  自己的感悟:从效率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

最近同事在讲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我突然联想到了马粪争夺案,现如今,很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依旧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将公司挣得钱用来做公益慈善、保护环境等活动,将这种责任视为一种“负担”,使得企业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对立。但我认为,之所以推广、鼓励企业要有企业社会责任,这背蕴藏的是对效率的考量,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内部、外部、各利益相关方紧密结合,使之创造出更多的共享价值,推动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价值这一概念,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指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的价值创造通过社会目标和企业的经济目标联系起来,成为企业实现经济成功、激发竞争优势的新方式。企业可将实施社会责任视为创造共享价值的桥梁,通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将社会所需要扶持的项目与各种社会资源、消费人群和消费市场联系起来,在为所需扶持的项目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企业的品牌形象愈加深入人心,社会影响也就越大,而社会影响力扩大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此外,企业通过实施社会责任,让员工与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进而提升了员工的凝聚力,使得企业内部更加高效率运转。

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背后,是对企业内部、外部高效率发展的考量,是对整个社会长远持久高效率发展的考量。

铅笔的故事与劳动分工

l  故事简述

一支铅笔,看起来很普通,就是简单的一个木杆里面有根笔芯,上面有个铁圈,捆着一块小橡皮,但就是这样一支简单的铅笔,它的故事却很丰富,同样传奇。

首先,它的原料就非常复杂,它的产地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主体的木杆不是普通的木杆,它是专门用一种叫做雪松木的木材做的;涂在它上面的油漆,是由蓖麻油做的,而且需要涂六层;笔芯里的石墨,还要加上黏土和石蜡;上面的铁圈,是用黄铜做的;捆着的红色橡皮,是通过硫化镉染成的红色。

再有,它的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细细地深究下去,一支铅笔的生产规模,你说有多大?有多少人曾经参与生产一支铅笔?50人,100人,1000人?都不对,是成千上万的人。很多人不明白了,生产一只铅笔要用这么多人,可能吗?你想想看,要生产木杆就要锯树,要锯树就要有钢铁,要有钢铁就得炼钢,要炼钢就得挖矿,要挖矿工人就得吃饭。工人不仅要吃饭,还得喝咖啡,要喝咖啡,咖啡得航运,要航运就得有人造船,船只要远航得先发明一个精确的时钟。这涉及多少人?这涉及成千上万人一代一代的努力。

l  背后的寓意

铅笔的故事可以看出,从各种原材料的获取一直到生产出一支铅笔,这中间需要的不是几百人、几千人而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这就是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的神话。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整的知道铅笔是如何做出来的,在这成千上万参与铅笔制作的人中,没有一个人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哪怕是铅笔生产公司的总裁,所作出的知识贡献也是微不足道的。没有单个人知道怎么做铅笔,但是这支铅笔却做出来了。

此外,在这成千上万参与铅笔制作的人中,没有一位是因为自己需要铅笔而干自己的那份工作的,哪怕是铅笔生产公司的总裁,他对铅笔的需求程度可能还不如一个小学生。事实上,在这无数的人中,有的人可能从来就没有见过铅笔,也根本不知道怎样使用铅笔。他们的动机也许是这样的:这上千万人中的每个人都明白,他可以因此而用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实际知识和劳动来换取自己需要或短缺的物品和服务。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成千上万参与铅笔制作的人,他们生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互不认识,说着不同的语言,拥有这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但这都不妨碍他们能够共同合作,把一支铅笔制造出来。

这么看来,按照成本收益,聚集成千上万人努力制造出的铅笔应该价格不菲才对,但实际上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要支付的代价是微乎其微的。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让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那就是市场,这个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调工作的平台。

l  自己的感悟:分工合作的大背景下,更要专研自身长处。

铅笔的制造过程,其实就是劳动分工的结果。由铅笔的故事可以看出,制作一个产品,通过劳动分工,每个人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到了某个特别简单的事物上了,在日常劳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发现更简单更迅捷的操作方法的,进而推动了机械的发明,这其实就是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在21世纪的今天,在人的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前提下,专注成了这个社会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分工可以带来专注,从而利用各自的才能和思维,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让我想起木桶原理,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完全相悖,其核心内容是,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延伸到生活中,木桶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人,那个最短的那块“板”,也几乎成了“漏洞”的同义词,似乎必须想办法补上,并想办法提高它。木桶原理应用到公司、个人真的好吗?试想一下,所谓的短板往往是公司、个人最不擅长的部分,即使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补它、提高它,但最终取得效果往往并不明显。

因此,我比较认同分工原理,就我们个体而言,人的一生,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从效率的角度,需要用在更高效率的地方;从幸福的角度,做自己喜欢的事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体验,也会有很好的效率。就公司而言,如果一个公司可以找到自身的长板,提倡特色凸显的创新战略,找准自己的特殊优势,定能在所处的行业占据一席之位或是开辟出一个崭新的天地。

故,做一件擅长喜欢的事,并要做到极致。

渔村的故事和国有企业改革

l  故事简述

从前,有一个渔村,共有1000个渔民居住在这里,他们都以打鱼为生,且每天每个渔民能打4条鱼,1000个渔民的总产量就是4000条鱼/天。突然有一天,有一艘渔船从天而降,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1.集体所有制

发现这艘渔船的人是一位追求公平的理想主义者,他给这艘渔船定条规矩:凡是今后上船的人都应该是平均分享打鱼的成果,而且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力确定决定是否同意新的人上船。于是就这样,他开始驾驶这艘渔船打鱼,他发现,有了渔船后,自己可以每天多打2条鱼,即一天可以捕到6条鱼,很快渔船的消息就在岛上传开了,知道消息的人开始想着找那个渔民上船。

一艘渔船,当人数不断增加时,效率也会随着增加;但效率的增加是有极限值的,到了这个极限之后,如果人数在继续增加,渔船就变成了人挤人,效率反而会下降。因此我们假设渔船的效益和人数的关系是下面这样的。

船上人数

总产量

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渔村总产量

渔村边际产量

1

6

6

6

3996+6=4002

+2

2

12

10

8

3992+12=4008

+6

3

24

8

8

3988+24=4012

+4

4

30

6

7.5

3984+30=4014

+2

5

34

4

6.8

3980+34=4014

0

6

36

2

6

3976+36=4012

-2

7

36

0

5.14

3972+36=4008

-4

8

32

-4

4

3968+32=4000

-8

9

27

-5

3

3964+27=3991

-9

10

21

-6

2.1

3960+21=3981

-10

表:渔村的生产数据(单位:条/天)

从上面这个表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个渔民上船后,船的整体产量和人均收益都提高了,因此,渔民肯定同意让他上船;第三个村民上船之后,船的整体产量还在上升,但是人均收益维持不变,不过从总产量来看,前两位渔民是会让第三个渔民上船的;等到第四个渔民想要登船的时候,虽然总产量在增加,但人均收益却下降了,因此,前面三位是不会同意第四位上船的。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第四位渔民为了上船,和船上每位渔民私下商量,偷偷的贿赂每个村民0.5条鱼,这样其它三个渔民的收益就可以维持不变,船的整体产量还能增加,就这样,第四位渔民也成功的上了船,并且他可以得到6条鱼,比自己在岸上还能多2条鱼。

2.私有制

发现这艘渔船的人并不是一位追求公平的理想主义者,他将这艘船占为己有,成为自己的私有财务。不过,虽然船是自己的,但他不可能只是自己一个人开船捕鱼,因此,他需要一定数量的雇佣,为此,他给每位雇佣每天4条鱼作为酬劳。假设渔船的效益和人数的关系依然和上表一样,这次我们来看看,渔船上可以有多少人呢?

作为渔船的拥有者,这时他关心的就不是平均产量了,而是边际产量,也就是说,他雇佣上来一个工人,能够给他的船带来多少边际产量。这次,我们看看第四位渔民会不会上船,从上表可以看出,第四个人的边际产量是6条鱼,而他的工资是4条鱼,所以他能够给船主带来两条鱼的净收入,所以正常来说,他会雇佣第四个人上船;那第五个人呢?第五个人的编辑产量刚好是4,边际成本(工资)也是4,正好相等,如果船主不在乎的话,这个人可能也可以上船;那第六个人呢?第六个人的边际产量是2,而边际成本(工资)还是4,船主理所当然不会请第六个人上船。

3.全员所有制

发现这艘渔船的人,他认为这艘船是在渔村土地上发现的,渔村属于每一个渔民,所以这艘渔船也属于每一个渔民,每个人都有权使用这艘渔船,并享有这艘渔船的收益。

渔船的效益和人数的关系依然和上表一样,我们来看看,全员所有制下,第六个人能否上船呢?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6个人上船后,平均产量是6条鱼,每个人比原来多捕2条鱼,因此,第6个人可以上船;那么第7个人呢?第7个人上船后,平均产量是5.14,还是大于4,所以第七个人也会上船;那么第8个人呢?第八个人上船后,平均产量正好是4,和在岸上比刚好相等,至少没有少于在岸上的收入,所以他也有可能上船;但到第九个人上船的时候,平均产量就变成了3,比他在岸上的收入还低,所以他肯定不会上船。

4.政府所有制

发现这艘渔船的人,恰巧是渔村的村长,他认为渔船虽然属于全体渔民,但也要发挥这艘渔船的经济价值,于是他提出,由一部分人代为管理这艘船,将这艘船的经济价值最大化,然后将这些收益分配给所有的村民,这就是所谓的政府所有制。

虽然想法不错,但紧接着村长就碰到了问题,要发挥船的经济价值,又要让所有人获得收益,到底哪一个目标更重要呢?在前面的三种所有制下,大家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集体所有制下,平均产量最大化就是他们的标准;在私有制下,确保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是船主的标准;甚至是在全员所有制下,即使每个人都可以上船,那么他们也可以比较上船后和原来的收入变化,如果上船之后比原来的收入还少,他们肯定不会上船。

由于一直没有想清楚目标或标准是什么,这艘船反而被搁浅在了岸边。

l  背后的寓意

首先,我们先看第一种集体所有制的形式,故事中给出的数据虽然是编造的,但却完全符合经济学规律——边际收益递减原理,反映在图表上就是下图这条边际生产率的曲线,当它达到一个点之后就会开始下降。在集体所有制情况下,上船村民的数量是由平均产量决定的,平均产量的峰值时所对应的人数,就是组织成员的极大值,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前三位渔民不让第四位渔民上船。而第四位渔民最终通过“贿赂”上船,也揭示出,集体所有制的一个特性:集体所有制下,当每个人都平均分配收入时,船上的人数规模偏小,外人会有打破规则的积极性,而船上的人也有受贿的积极性。

20.png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种私有制的形式,通过私有制这艘船每天的总产量达到34条,比集体所有制的最大总产量多10条(不考虑“贿赂的情形”),比原来五个人的正常产量20条要多14条鱼,但这14条鱼都属于这艘船的主人,这就是私有制特点,船主只会关心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所以他能够实现这艘船的最大经济价值。

再接着,我们看第三种全员所有制,通过全员所有制这艘船每天的总产量达到32条,但人数也增加至8人,平均每人4条,与不上船一样,也就是说,在全员所有制条件下,净利润是0,这艘船的经济价值已经不复存在,这就是著名的“公地悲剧”。

最后,我们看第四中政府所有制,看似最理想、最公平的制度,却无法制定出与之向呼应的目标?政府官员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呢,这一点很难确定,因为政府的目标本身就是多元化的。他们有可能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也有可能想让最多的人上船,还有可能有除了捕鱼之外的其他目标,总之,他们的目标不像在其他所有制条件下那么清晰明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碰到这也的情况,比如政府办的银行,到底是要赚钱还是要照顾就业等等。

l  自己的感悟:从渔船的四种所有制解析国有企业改革。

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四种所有制中,私有制是最容易发现资产价值、鼓励资产拥有者合理的利用其资源,让资产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一种形式。最近陪父母看的《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里,也印证了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在资产利用效率上的巨大差别,通过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的生产经营经济性大幅提高,经济收入也明显增加。

事实上,不光只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一件事情,我们国家这四十年来所做的改革,无非就是确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以及鼓励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私有财产。当然,我们也知道国有企业私有化很有可能会造成的贫富差距加大这一弊端,因此,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并呼吁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至企业战略层面,其目的就是让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每位员工也追求和创造自身的财富,最终给全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为国家增强了综合实力,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