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百〇八期 ]先成为梦想家,再成为践行者 ——读《OKR工作法》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8-12-19 11:19:02   

引言

无论是一家的公司的运营、管理,还是我们个人的日常工作、生活,“追求效率”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提高效率”对个人来说并不是那么难解决,只要“懒癌”不发作即可;但对于一家公司或一个团队来说,这着实是一个头疼的问题。现而今,各种规模的公司为解决效率问题纷纷启用“绩效指标”,各个层级之间充斥着KPIPRIWAI等等。我们不能否认“绩效指标”的有效性,但只关注这一点还不能高枕无忧。这次就来聊聊一种帮助谷歌、因特尔、领英、Zynga等美国知名公司提高效率、达成目标、体现团队精神的工作方法——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结果管理法)。

一个关于实现梦想的故事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书店咖啡厅里,因为“茶”,汉娜和杰克相遇、相识了。汉娜是第二代美籍华人,正在进行MBA的研修;杰克是英国人,主修人机交互设计。出于共同对茶叶的热爱,两人决定毕业后以此创业。他们将公司命名为TeaBee(茶蜂),随即很快从投资人吉姆那里得到第一笔融资,TeaBee的主营业务是作为中间商,连接茶叶生产商和爱喝茶的人、好的餐厅、咖啡店,使命是“让喜欢喝茶的人喝到好茶”。

租了办公室,招了几名工程师,一名研发经理,一名平面设计师,一位兼职CFO,汉娜出任CEO,杰克担任总裁,搭建起自己的茶叶交易网站,公司正式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出现了很多问题。市场开拓时间太过漫长,餐厅的订单没有增长,网站系统问题频出,线上交易系统流程太过繁琐。汉娜决定必须调整策略,先拿下餐厅供应商的订单,但杰克和其他员工认为这有悖于公司的初衷。一番交涉后,两位创始人决定去找投资人吉姆,寻求他的意见。

吉姆听过他们的诉求后,肯定了汉娜的策略调整,并推荐他们使用OKR推进公司的进展。OKR是一个确保团队聚焦到重要目标的方法。每个季度团队可以设置一个有挑战的、方法明确的目标,同时设置三四个明确且具体的结果指标,并且这些指标能确保目标的完成。两人随即达成共识——目标就是向餐厅供应商证明TeaBee的价值,并用一流的茶叶帮助供应商的业务实现增长。

两人回到公司立刻召集所有成员开会,并依据OKR制定了以下计划:


项目

描述

目标

向餐厅供应商证明TeeBee所提供的优质茶叶的价值

关键结果1

客户重复订购率达到70%

关键结果2

50%的重复订购客户能自助完成重复订购

关键结果3

完成25万美元的交易额

目标

为餐厅供应商优化在线订单管理系统

关键结果1

80%的重复订购订单在线完成

关键结果2

系统满意度达到8分(满分10分)

关键结果3

电话订购减少50%

虽然所有人都情绪高涨,汉娜也砍掉了全部与关键结果不相干的业务,但TeaBee的经营状况仍然每况日下。一个季度后,两位年轻的创始人召集所有成员开会,发现他们所制定的目标及关键结果没有一个达成。当每个人都沉浸在不同的情绪时,汉娜接到了投资人吉姆的电话,并告知他为TeeBee找到了合适的首席技术官。

这位待定首席技术官名叫拉斐尔,一位不到三十岁但经验丰富的极客。第一次会面时,他就指出汉娜他们用错了OKR。之前的OKR最大的问题是“目标太多,精力分散,一次说太多,等于什么都没说”。几天后,汉娜和杰克决定正式邀请拉斐尔加入公司,并毅然决然辞退了几个“害群之马”。留下的团队成员在会议室商讨新的OKR。汉娜首先分析了旧OKR的种种问题,随后在拉斐尔的帮助下,新的OKR诞生了:

21.jpg

OKR的改变一目了然。首先,在每个关键结构后都加上了“信心指数”,5/10的意思是“有50%的信心去完成它”。因为每个关键结果都是有挑战性的,信心指数会每周更新,帮助所有人及时跟进和反思调整;其次,加入状态指标,这既是需要考虑的隐性目标,也是完成OKR的保障,用颜色标识出来可以让人随时有所感知;再者,多做事情不一定有用,只需要在正确的事情上下功夫,因此要根据每一周的情况列出要做的3-5件重要的事情。其中P代表Plan(计划),1代表必须做的事,2代表应该要去做的事;最后,考虑后面几周需要推进的事情,提前做好准备。此外,汉娜提出每周一便开始对OKR进行更新,让所有人明确目标而努力工作,周五固定时间开“庆祝会”,检查关键结果,并讨论下周计划。

就这样,又一个季度过去,盘点工作成果时,成员们发现每一个关键结果都完成了,随即他们开始讨论并设定更有挑战的目标。半年过去,销售团队愈发壮大,所有回购订单都是通过线上完成,茶叶供应商已拓展到南美,尽管偶尔有不好的情况发生,TeaBee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一年过去,业绩飞涨,汉娜看着年终报表,电脑屏幕上还有新投资人发来的邮件,端起刚泡好的龙井,向会议室走去。

有了目标,有了计划,为什么还是会失败?

一开始,汉娜和杰克学到了OKR的方法,信心满满制定了计划和目标,但却事与愿违。我们能看到,OKR是原理非常简单的目标管理方法,但不能想当然制定目标。否则必定会像TeaBee一样,明明有了目标,就是完成不了。咱们先搞清楚无法达成目标的5个关键因素。

1. 没有给目标设置优先级——“如果所有事情都同等重要,就意味着它们也同等不重要”。没有一家公司的员工可以在做好常规事情之外,再完成好几个既定目标。只有在按重要性排列顺序后,一次选择做一件事,如此完成目标才是大概率事件。

2. 缺乏沟通,对目标的理解模糊——沟通不是聊聊而已,沟通是渗透的过程,也是持续跟进的过程。沟通帮助团队成员更好的理解目标的内容。

3. 计划混乱——完成计划不能仅仅依靠意志力,比如“拥有好身材”绝不是靠坚持就能实现的事情,必须有合理且严格的饮食计划、训练计划和休息计划。

4. 没有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紧急的事”和“重要的事”时,总是分不清主次。我们对时间的压力太过于敏感,导致往往会去选择做紧急的事,不管它重要还是不重要。没有为重要的事情规划出时间,只会越做越乱,越做越茫然。

5. 轻易放弃——没有什么工具第一次使用就趁手,也没有什么事情一次就能做成功。大多数OKR失败是没有坚持跟进目标,跟进目标是个折磨人的过程,一旦放弃中途便无法弥补,最终OKR成为寻求心理安慰、自欺欺人的工具。

用得好就是解忧杂货店,用不好就是发愁小卖部

其实OKR也不是特别新鲜的玩意儿了,它已经在美国硅谷流行了十几年,只不过近几年开始在我国企业中流行起来。大多数情况下,OKR适用于创业公司、高科技公司、创新公司和以项目推进为主的公司。这些公司使用OKR都是从员工能力素质和战略发展层面寻求高效的解决方法。但OKR的实施却是问题不断,最后公司发现用了OKR还不如不用。

OKR的作用是自上而下关联的。公司应该设定公司的OKR,每个部门都要思考如何设定自己的OKR,这样公司的OKR才会实现。一个团队可以将自己的OKR集中在单个关键结果上,也可以支持整个OKR。此外,每个人都应设定单独的OKR,以反映个人成长以及明确如何支持公司目标。个人的OKR可以让工作变得更有方向感,也能帮助公司变得更好,同时还是一个管理“问题下属”的好办法。

但是,OKR的顺利实施要求各层面的一把手对OKR非常信任、非常支持、理解非常深。公司层面,CEO必须强力支持并带领所有人制定OKR;部门层面,经理就必须亲自上手操作。我国很多企业推行OKR失败,根源就出在第一领导人压根不懂OKR。只是看到人家都用OKR而且取得良好效果,便要求自己的团队也去做,但是自己本人对OKR没有深入研究,没有理解其精神实质,结果把难题抛给执行层面的人。

作为一线的推行者,必须理解这个根源,如果能与所在部门、组织、公司的一把手就OKR的根本做推心置腹的沟通,了解一把手对于OKR的理解,拥抱和支持程度,对于OKR在这个范围内的推广至关重要。

OKRKPI难免会有一战

一直以来,各界关于OKRKPI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停止。

定义上看OKR是一套定义、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方法和工作模式,实质上它是测量员工是否称职的一种管理方法。而KPI是根据企业结构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并细化为战术目标来实现绩效考核的工具,其实质是绩效考核工具。

从导向性来看,OKR是产出导向,它关注的是做事情的成果,而不仅仅是关注事情做了没有。KPI是一种结果导向,它以事情的结果为主,以做事情的过程为辅。

OKR它并不是绩效考核工具,但是有时候它可以用于绩效管理,它的关注点在于时刻提醒每一个人当前的任务是什么,有没有做好,而不是为了考核某个团队或者员工。KPI关注的是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默认工作完成情况对于财务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使用 OKR 的时候,我们的思维第一反应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而使用 KPI 的时候,我们的思维第一反应是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如果我们将思维固化在当前的职责,那就不会去审视整个环境当前的状态以及后续可能的变化,也就不会及时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OKR要求制定有野心的、有挑战性的目标。所以这样的梦想目标会让你不舒服,考核结果也不可能得到满分。KPI指标属于努力就可能完成的,也就是还可能够得着。而OKR的目标即使你很努力的跳,姿势还要很正确,也不太可能得满分的。事情上OKR鼓励的是野心目标,在于激发员工的内在驱动力。那些最优秀的员工也许KPI得满分,但OKR考核的时候可能只有0.50.6,相当于KPI50-60分左右。所以你的OKR管理考核分值如果是80分、90分、甚至100分,那只能说明你的目标设置出了问题。

OKR是让我们做正确的事情,KPI是让我们正确地做事情。两者站的角度和高度都不尽相同。但是必须承认的是,OKRKPI更具灵活性,因为OKR的关键结果是每个季度变动的,需要与团队、与个人进行持续的沟通。而KPI指标在确定后基本不会改变,不然考核就无法进行。所以OKR把绩效管理的重点从KPI的考核变成了沟通与辅导,帮助员工寻找自己的目标。

我的建议是,若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上,应优先考虑设定OKR而不是KPI。因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OKR能实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提起OKR,我是很惭愧的。作为管理学毕业的小学生,OKR是我曾在市场营销课和物流管理课上学习过,并且实际用过的工具。但工作后,基本就没想起来这个,实乃罪过。

留学时就发现,OKR对于凝聚团队力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帮助我们中国的年轻人。我们部分中国人非常喜欢“各自为营”、“各自为政”,因为从小也没怎么受过团队协作的训练。尤其是经历过很多次的教训后,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中国的孩子团队协作能力是多么的差,我也不例外。用人单位将“团队协作能力”作为一个招聘的重点,所以我们在压力或者金钱的驱动下,不得不强行表现出很适应团队工作,但这个动力永远是被动的,且效率不见得会多高。

应用OKR能有效解决两个问题:一、调动团队积极性;二、保证团队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同时,团队领导者还能关注每个成员的情况。在OKR的运行过程中,所有人都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好执行工作,看似是相互独立的,实则独立的力量最后都被拧成一股绳。在这个力的驱动下,团队和个人的工作效率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而这正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使用OKR的最后建议

l  只设置一个公司级别的OKR,除非公司有多条业务线。这就是聚焦。

l  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去挑战OKR,一周内可以完成的目标绝对称不上有挑战。

l  目标里不要有传统的绩效考核指标,目标需要能够鼓舞人心。

l  OKR是自伤而下关联的。先设定公司级的OKR,然后是部门的,最后是个人的。

l  OKR不是唯一一件你需要做的事,而是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要相信大家可以保证事情顺利进行,不要把每个人物都塞进你的OKR里。

l  周一的OKR进度确认是一次谈话,而不是汇报或指示。务必要讨论信心指数、状态指标和优先级的变化。

l  鼓励员工对公司OKR提出意见和建议。OKR不只是自上而下的实施,也要有自下而上的成分,要让所有人参与其中。

l  OKR公之于众,例如谷歌把它们放在了公司的内网上。

l  周五的时候需要安排调剂活动,可以让团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结语

为了达成更高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我打算明年开始用OKR开始做计划安排了。OKR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公司规模、人数、业务内容,甚至个人情况,都可以灵活调整。当然了,我们还是依然要先怀揣着梦想,再想尽一切可能去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