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三十六期 ] 资产负债表分析 ——学习财务知识系列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8-01-15 11:42:59   

235017-14041209255783.jpg

235017-14041209255783.jpg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指标来阅读,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对于一个理性的或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分析资产负债表。


图片1.png


一、 整体前后分析:趋势判断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时点报表”,它是一个公司在某个时间点上的财务状况的“快照”,不同时间点的资产负债表是不同的。通过对公司不同时间点上资产负债表的比较,我们可以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也可以发现公司在这个时段运营状况的变化。例如,企业股东权益期末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通常,上市公司,会在季度和年度财务报表中公布详细的资产负债表数据。作为投资者,我们可以对比查看资产负债表对应数据的变化,尤其注意期初和期末的数字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去寻找数字背后的商业原因。


二、资产上下分析:经营状况“晴雨表”

资产是企业的经济资源,资源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配置。而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主要是通过以及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即资产结构分析来反映的。但我们理解了企业的资产分部状况,就可以对该企业的经营有一个初步判断。

图片2.png


企业的经营性质

 

不同经营性质的企业,其资产结构有着明显的区别。生产企业相比于流通企业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如大型生产机器,因此在生产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高。如果我们将生产企业细分,其中以机器设备作为主要加工手段的企业较之以手工作为主要加工手段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固定资产,因此固定资产占比会更高。


企业的经营特点

 

企业的经营特点对资产结构也有重要影响。产品需求量大且稳定的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具有相对稳定性,流动资产内部各项目之间也具有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小批量波动型生产企业流动资产内部各项目的比例关系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一般生产企业而言,生产初期,原材料存货占用比例较大,而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占用比例较小;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原材料存货占用减少,在产品存货占用随之增加;生产完工后产品随之发出,相应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占用比例会逐步增加。


企业的经营状况

 

企业经营状况对资产结构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通常表现为,企业经营状况好、销售顺畅时,货币资金比重会相对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比重会相对下降;相反,当企业经营不景气、销路不畅时,货币资金比重会相对减少,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比重会呈上升趋势。如果是生产企业,当企业经营状况好、销售上升时,相应的生产规模必然扩大,从而使得企业固定资产所占用比例也会增大。


企业的风险偏好

 

在同一行业中,各企业在配置自身流动资产时与行业平均流动资产比例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风险的态度。偏好高风险的企业流动资产的比重相对较小,企业使用的资金相对较少,因此资金报酬率相对较高;反之亦然。从企业自身流动资产需要量看,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除正常生产经营需要外保持正常的保险储备,企业的风险与报酬处于一般水平;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中保险储备高于正常水平,则说明企业管理者更偏好回避风险;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中保险储备低于正常水平,则说明企业的管理者更偏好高收益高风险。



三、资本上下分析:资金状况“晴雨表”

资本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对资本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来源情况,以及企业资金利用潜力和企业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我们重点研究自有资金负债率和负债经营率这两个指标。


自有资金负债率

 
图片3.png

自有资金负债率也叫作企业投资安全系数,用来衡量投资者对负债偿还的保障程度。自有资金负债率越大,债权人得到的保障就越小,银行、供货商就会对企业呈现谨慎态度,甚至中止信贷或停止原材料的供应,并加紧催促企业还款,这样一来,已经负债累累的企业将可能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情况。相反,自有资金负债率越小,债权人得到的保障越大,银行或供货商对企业的信心越足,借款给企业也就越便利。适度的借款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利用资金,挖潜企业潜在能力。通常情况下,自有资金负债率100%为最佳,不过对这一指标,也要同业间不同公司对比。


负债经营率

 
图片4.png

负债经营率反映的是企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企业可以通过长期负债,来筹集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所需的资金,这是企业扩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长期负债过大,利息支出很高,一旦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如货款收不回、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长期负债就会变成企业的包袱。因此,在分析企业负债是否过度的时候,要结合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一起来分析,若其不足以支付当期利息,我们就需要格外谨慎了。通常情况下,负债经营率在1/4-1/3之间较为合适,比率越低表示企业自有资金占比高,经营独立性强。



四、资本资产左右分析:偿债能力判断

偿债能力就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不论他们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他们出借资金的前提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企业能够按照规定的期限归还借款,并支付利息。如果企业到期不能还本付息,那么债权人不仅不能从这种资金借贷业务中获得预期的收益,反而会遭受一定的损失,如果债务人破产,那么债权人遭受的损失将更大,甚至血本无归,所以作为债权人,他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企业老板来说,企业只有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才可能有良好的理财环境,才有可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并节省筹资的费用,才有可能把握有利的投资机会,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分别用不同指标来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

 
图片5.png

营运资金可以用来衡量公司或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金额越大,代表该公司或企业对于支付义务的准备越充足,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当营运资金出现负数,也就是一家企业的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时,这家企业的营运可能随时因周转不灵而中断。营运资金过大,变现能力强的,说明资产利用率不高;营运资金过小,反之变现能力差的,说明流动资产问题多,潜在的偿债压力大。同时,营运资金过少,预示固定资产投资依赖短期借款等流动性融资额的程度高,经营上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


图片6.png


流动比例是指一元流动负债可以有多少流动资产用于归还短期内必须偿付的债务保障,反映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变现能力会越强,还债的能力相应要高;该比率越低,说明短期归还债务的能力在减弱,经营的财务风险随之会越大;该比率过高,说明资产利用率低下,经营闲置资产较多,管理松懈,存在较多发展条件而未能很好运用。通常情况下,合理比例为2,但流动比例是假设所有的流动资产都可以变现成现金偿还流动债务,在分析的时候我们要小心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占比。


图片7.png

速动比例在流动比率基础上剔除流动性差的存货,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越高,说明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会越强,快速还债的能力高;比率越低,说明快速归还债务的能力在减弱,经营的财务风险随之会越大;比率过高,说明资产利用率低下,经营闲置资产较多,管理松懈,存在较多发展条件而未能很好运用。剔除存货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1.存货变现能力差;2.部分存货可能以损失报废还未作处理;3.部分存货可能已做抵押品;存货估价与市价有差异。通常情况下,合理比例为1。


长期偿债能力

 
图片8.png


资产负债率代表每一元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借款得来。比率越大,说明负担的债务越重,长期偿债能力越差,债权人收回欠债的保障就越低;比率越低,对债权人的保障系数越大,借款越容易。这里我们要注意无形资产,由于无形资产变现很困难,因而使用扣除无形资产后的资产总额计算的资产负债率更加保守,更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在以上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这些指标是单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我们能够以综合、联系的眼光进行分析和评价。因为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指标的高低往往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矛盾,如企业净资产比率很高,说明其偿还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就反映出其财务结构不尽合理。同时,不同的人由于其目的不同,对这些信息的评价亦会有所不同,对于投资者来说,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财力结构是否健全合理;对于债权人来说,就会非常关心该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最后还须说明的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仅仅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信息,因此要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必须结合财务报告中的其它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