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百六十四期 ]对大客户存在严重依赖——2020被否案例深度分析之三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20-08-20 10:15:44   

净利润还是硬杠杠吗?

第十八届发行审核委员会2020年第120次发审委会议于8月13日召开,共审核了5家企业,三家获得通过,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迈斯)被否,苏州华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亚智能)暂缓表决。

从净利润来看,不管是威迈斯的6852万元还是华亚智能的5645万元,均未达到一直流传的主板8000万元业绩门槛。而反观其他三家顺利过会的企业,净利润均远远高于8000万元的要求。

虽然监管机构也曾提到尽快推进5000万、8000万以下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上市。放宽对企业业绩波动的要求,不再强调连续增长。在注册制的大背景下,对业绩要求也是日益减弱。我们也看到,今年的过会率也远超往年,可以说当前环境非常利于企业上市。所以现在IPO在审的企业接近800家,辅导的企业更是高达1300家。在高通过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想通过资本市场实现更大程度发展。

那现在到底还看不看净利润呢?特别是对于核准制下的主板、中小板来说。在分析威迈斯被否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监管机构对净利润的要求是否有所放松。

截止2020年8月13日,发审委共进行了118次审核(有重叠的企业),110家企业通过审核,3家企业被否,3家暂缓表决(其中2家重新上会已过会),2家取消审核(其中1家重新上会已过会)。

先看被否的3家企业,嘉曼服饰净利润4655.86万元、兆物网络净利润7363.70万元、威迈斯净利润6852.26万元,均未达到8000万元的业绩门槛。

再来看3家暂缓表决的企业,海昌新材仅有4604.63万元,暂缓表决后通过注册制下的创业板审核才顺利过会。华亚智能净利润5645.15万元,目前仍处于暂缓表决中。

看这些未通过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净利润未达到8000万元的业绩要求。

最后再来看过会的110家企业净利润情况。这里面有主板、中小板IPO企业,也有未实行注册制时的创业板IPO企业。从创业板的IPO企业来看,一共25家企业,没有一家企业净利润是低于5000万元。再来看主板、中小板IPO情况,一共85家企业,其中80家企业净利润均超过8000万元,占比达到94.12%。净利润低于8000万元的仅有5家企业,占比为5.88%。具体来看这5家企业净利润情况。分别是京北方、若羽臣、直真科技、天普橡胶、中天火箭,最后一年净利润分别为:7802.92万元、6988.83万元、7581.35万元、7805.56万元、7550.59万元。除了若羽臣净利润低于7000万元以外,其他四家企业净利润均离8000万元相差不多,都达到7500万元以上。但若羽臣报告期内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4%,京北方、直真科技、中天火箭年均复合增长率也均超过30%。增长率未超过30%的天普橡胶报告期内前两年都超过1亿元的净利润,仅最后一年下滑到7800万元不符合业绩门槛。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企业要上未实行注册制的主板、中小板,8000万元净利润绝对还是一个硬杠杠;如果低于8000万元,差距也不要太大,低于7500万元基本没有可能,并且报告期内净利润增速也要超过30%才能弥补低于8000万元的硬伤。

所以从上述结论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威迈斯被否了,最后一年6852万元的净利润的确没有达到监管机构的要求。当然威迈斯被否并不仅限于净利润未达到要求,核心还在于和第一大客户上汽集团存在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存在对上汽集团的依赖

威迈斯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力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是开关电源,包括车载电源、通信电源、电梯电源等多类应用领域的产品。

说是三大类型的产品,其实通信电源、电梯电源的份额一直在压缩。报告期内,二者营业收入之和的占比从接近60%到最近一期占比仅有16%,下降幅度非常大,而车载电源的销售收入占比2016年仅有37.86%,到2019年1-9月增加到82.43%。可以说目前威迈斯的重心已然转移到车载电源上,对于通信电源、电梯电源有点要放弃的意思。 

1.png

从产品的三足鼎立到车载电源产品的一支独大,这可以说是公司战略方向的重大调整,虽然都是开关电源,但是面对的下游行业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威迈斯为什么敢放弃掉其他两块传统业务而一门心思扑在车载电源上?是因为其他两块业务不赚钱吗?好像也不是,虽然通信电源产品的确是毛利率较低且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这块业务放弃可以理解。但是电梯电源产品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0%以上,甚至比车载电源产品的毛利率还高,为什么这块业务也不想做了?原因就是傍上了上汽集团这个大靠山。

这件事还要从2018年4月的股权转让说起,2018年3月19日,股东万仁春、刘钧、蔡友良分别将其持有的威迈斯部分股权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出让给扬州尚颀和同晟金源。同时扬州尚颀和同晟金源再以增资的方式获得威迈斯部分股权,经过这次股权转让和增资行为,扬州尚颀和同晟金源分别持有威迈斯2.3077%和6.1538%的股权。

截止申报IPO时,扬州尚颀和同晟金源分别持有威迈斯股份2.1632%和5.7684%,合计持有7.9316%股份。

说了这么多,这和上汽集团有啥关系?我们看完下面这个股权结构图就清楚了。

2.png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上汽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间接持有扬州尚颀、同晟金源股权及财产份额。经过计算,通过一系列股权设计,上汽集团通过扬州尚颀和同晟金源间接持有威迈斯股份3.2798%。

虽然上汽集团未直接持有威迈斯股权,持股比例也比较低,但是丝毫不妨碍双方的合作。也就是从2018年开始,威迈斯对上汽集团的销售收入逐年攀升,2016年对上汽集团销售金额仅有2300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这时候上汽集团是威迈斯第四大客户。2017年虽然金额有所上升,达到3778万元,但是占比还略有下降,仅为8.89%,上汽集团是威迈斯第五大客户。但是到了2018年,交易金额爆发式增长,达到1.86亿元,增长了将近4倍,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升至30.17%,上汽集团变为威迈斯第一大客户。2019年前三季度,交易额就达到了1.69亿元,占比达29.55%,仍然是威迈斯第一大客户。可以说报告期内威迈斯业绩的突飞猛进,上汽集团的贡献非常大。

由于上汽集团并未被认定为威迈斯的关联方,所以与上汽集团的交易也并不属于关联交易,也就看不到与上汽集团之间交易的更多细节,比如交易价格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承诺等。

从股权结构来看,上汽集团显然能够控制同晟金源,对于是否能够控制扬州尚颀或者说对扬州尚颀的重大决定施加关键影响,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从交易金额与入股时间匹配来看,未入股之前,交易金额少,占比低;入股以后,交易金额大幅增加,占比较高。

从以上两点来看,如果说威迈斯获得上汽集团及下属公司订单与扬州尚颀、同晟金源的持股没有任何关联,估计也没有人相信。

这也是发审委非常担心的事情,毕竟威迈斯上市对上汽集团有巨大利益。所以发审委就怕上汽集团为了帮助威迈斯上市,从业务开发、渠道沟通、订单获得等方面都优待威迈斯,从而换取上市以后的潜在利益安排或承诺。另外,也可以看出威迈斯对上汽集团存在较大依赖。

其实我们从毛利率的变化情况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对比2017年和2018年车载电源各产品毛利率情况,可以发现除车载DC/DC变换器毛利率下降以外,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毛利率都出现大幅升高。车载电源总体毛利率2018年也较2017年提升了2.44%。另一方面,通信电源和电梯电源毛利率都逐年下降,仅有车载电源毛利率较为坚挺。或许这也和上汽集团的交易有关。

3.png 

对于威迈斯而言,或许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交易,和上汽集团也不存在其他利益安排。但是核准制下本来就是一个自证清白的过程,你觉得没有问题,那么你就得提供足够多的证据去证明自己的清白,特别是足够多的外部证据。而且在报告期内还不知收敛,金额和占比都大幅增长,使得问题被无限放大。

其他小问题

如在募投项目的披露上存在问题,威迈斯计划募资6.27亿元,用于龙岗宝龙新能源汽车电源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和芜湖新能源汽车电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龙岗宝龙新能源汽车电源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23799.01万元,达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18万台车载电源产品。然而深圳市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披露,2019年4月“龙岗宝龙新能源汽车电源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备案,总投资23799.01万元,建成后拟从事电源模块的生产加工,预计年产电源模块30万台。在投资总额相同情况下,招股书披露的新增产能仅为项目环评报告披露产能60%。都是公司出具的报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售后服务费的计提问题。威迈斯2017年至2019年售后服务费实际支出超过预计负债计提金额。2017年净利润为300.84万元。发审委要求威迈斯说明无法对计提比例进行合理预估的原因;在实际发生费用占车载电源产品销售收入比例高于计提比例的情况下未重新估计并调整计提比例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如股权转让的价格问题。2013年7月,威迈斯有限全体股东审议通过《深圳威迈斯电源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一致同意杨学锋将其持有威迈斯有限4.93%的股权(对应29.58万元出资额)象征性的作价6元转让给蔡友良,同时还将其持有威迈斯有限8.67%的股权(对应52.02万元出资额)作价9元转让至刘钧,对比蔡友良代持的全部股权(对应470.40万元出资额)转为实际持有的价格则相差甚远。如此便宜的价格,当然是象征性付费,那么交易是真实的吗?这也是个问题。

这些都是一些小问题,虽然不至于构成实质性障碍,但是毕竟是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发审委提出来也没有什么不对。总的来说,企业核心问题还是业绩不达标和对大客户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