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百四十三期 ]明明是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要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9-07-10 09:48:23   

 

你以为并不是你以为

你以为“重庆鸡公煲”就是重庆的吗?

但是作为地地道道的重庆人,我要给大家郑重普及一下,在我们重庆是没有这么一道菜的。说实话,在我没上大学之前,我是没有听过“重庆鸡公煲”的。后来上大学了,突然在街边看到一家“重庆鸡公煲”饭店,同学问我是什么?我弱弱的说了句“不知道”。

后来才了解到,原来“重庆鸡公煲”是根据重庆“烧鸡公”和“干锅鸡”混合而成,发源于上海的一道菜,据说是因为创始人叫“张重庆”所以叫“重庆鸡公煲”。这就和麻辣拌一样,都以为是四川的,其实是地道东北菜。再普及一下,“烧鸡公”这道菜中的“鸡公”就是“公鸡”的意思,重庆人习惯这么叫。

你以为提倡的“左行右立”文明行为就一定正确吗?

逛超市、商场都会乘扶梯,“左行右立”是大家早已熟知的正确做法。但是最近上海地铁正式废止了“左行右立”。因为留出一条通道“诱导”乘客在电梯上步行,其实是一种高风险行为。其次数据显示长期的“左行右立”会使得大约95%的自动扶梯右侧梯级链明显比左侧磨损严重,形成潜在运行风险。最后“左行右立”使得扶梯的负载量被严重浪费,大大降低了同行效率。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已经取消了“左行右立”的规定。

上述两则小案例非常简单的描述了在平常生活中许多事情看起来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其实完全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

朱利安·巴吉尼与杰里米·斯唐鲁姆在共同撰写出版的《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这本书中也向我们传达了或许平常我们自认为是的某类人,其实并不是那种人。就如小布什说的那句话一样,“我有自己的观点,根深蒂固的观点,但我并不总是赞同这种观点”。


空城计与猜疑链

书名挺绕,分为三个层次就比较好理解了。第一层次是“你以为”;第二层次是“你以为的”;第三层次是“就是你以为的吗?”一层一层递进。

这让我想到了三国演义里面的空城计,在街亭失守后,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如果是直肠子的人,压根儿不会想有埋伏,肯定会大举进攻,这就是第一层次“你以为”;但是司马懿善计谋,会猜测恐有伏兵,所以不敢进攻,这就是第二层次“你以为的”;殊不知诸葛亮会判断司马懿怎么猜测自己的想法,这就是第三层次“你以为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当然,我们也能继续往下延伸,下一层次的逻辑就是司马懿会猜测诸葛亮怎么去猜测自己的想法。按照这种逻辑,结果就可能是司马懿假装没看穿诸葛亮的计谋,顺水推舟,故意撤军。这就必须联系史书的记载做推测,或许空城计并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那样,诸葛亮在对决中占据了上风。而是司马懿更胜一筹,故意为之,目的当然是怕“鸟尽弓藏”的结局。

又有点像《三体》中黑暗森林理论的其中一个概念猜疑链,不过是简化版。“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仅仅是针对个人想法而言,且只是三个层次。而猜疑链是彼此双方互猜,且可以无限循环,形态是这样的:

第一层:你会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会猜疑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层: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

第三层: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我的,你还是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

第N层: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的,你仍然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

生活中最简单的猜疑链就是石头剪刀布,你会猜疑我出什么,我会猜疑你出什么……直到无限循环。


我认为不好的地方

说是一本书,其实更像是一系列的测试题的汇总。全书共有12道测试题,其中涉及哲学、思维、信仰、艺术、道德等多个方面。

这本书里的问题编排得还算挺严谨的,但是问题的设计显然是根据欧美人的习惯去提问的,很多和我们的生活并不相符合,里面涉及到的历史宗教都是西方的内容,对于一些测试都没有太大的意义,或者说并不能让我信服。

首先,对于有一节题目是“你以为你知道神是什么样的神就是什么样的吗?”,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但我也会想,为什么神就不能是我以为的那样全能,全知,又慈爱的呢?人类有痛苦,全能全知的神之所以不去除人类的痛苦是因为神知道那些苦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类自己给自己背上的,只有让人类受够了苦,他们才会说我受够了开始学会卸下身上的重担。又或者只是神对人的考验,正如《孟子》里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神之所以脱离了人的概念,就因为已经不能用人的逻辑思维或道德观念去猜测神的行为。就像《三体》里的描述,“生命从海洋登上陆地是地球生物进化的一个里程碑,但那些上岸的鱼再也不是鱼了”。神自然有一套属于神的行为准则,这些都是用人的视角难以理解的。

其次,后半部分关于信仰和道德困境的东西,来来回回都是所谓的一致性,殊不知书中测试题所显露的一致性都是十分浅层的,追求这样的一致性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古今中外,多少伟人都是矛盾综合体,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对人类的贡献。而且,我认为,矛盾就是人性的体现,没有矛盾就不能称之为人。哲学认为,世界在矛盾中,矛盾充满世界,人只是世界中一分子,因而人也在矛盾中。生活中充满矛盾,这是认识矛盾普遍存在的基本观点,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矛盾一切事物就不会发展、运动、变化。再说了,矛盾本就是共生共存的,《道德经》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易经》中的“太极两仪”都显示了对立的存在形成了新的统一体,是更深层次上的相互依赖。所以我觉得矛盾挺好的,并不必须追求书中所谓的一致性。

最后,整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内容较为浅显。做完测试,只是知道了自己有哪方面的矛盾。但是作者没有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我认知和评价的矛盾进行哲学上、社会学上或者是心理学上的详尽说明,也没有对读者在测试中最终的结果加以任何的评判,更没有给出解决这种不协调性、不一致性的方法。而且有些问题还非常抽象,设计得又比较复杂,要想从中得到答案还颇费一番周折。所以很多时候是浪费了时间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有点失望。


我认为好的地方

当然,我并不是要否定这本书,这本书也有让人深思的地方。

首先,让我意识到或许很多时候我们认识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或者说是我们认识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有很大差别的;其次,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最后,真正让我明白了换个视角看问题的重要性。

●  你所认为的你自己,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很多时候我们说出来的和自己所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又或者我们会很惊讶,我明明不是这样的一种人,为什么别人会以为我是这样的人呢?

可能是人的复杂和语言的单一所造成的。平常看科幻小说,总是描述进化到更到层次的外星文明他们的沟通方式都是通过意念传达而不是语言描述。人的深层次思考本就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语言又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匮乏,所以很多时候把所想所思总结成语言就会漏掉很多应包含的东西。一些意境、一些精髓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于是,自己以为的并不是自己以为的也就很正常了。

更可能是因为思想所带有的欺骗性造成。一个人告诉我们的有时候不是他的内心想法,这并不一定是有意诓我们,而是他以为他就是那样以为的。也就是说,如果他在欺骗,那么他就是连他自己也一起骗了。其实人这一生欺骗得最多的一个人就是他自己。就像古龙曾经说过的,“人不到重大考验的时候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很多影视剧里都会有这样的场面:平常表现得胆小怕事的人在危机关头却能勇往无前,而平常表现得高大威猛的人结果却是一触即溃。

我们常常认为的自己或许真的并不是我们真实的自己,美国组织心理学家塔莎·欧里希在她的《洞察力》这本书中强调过,“即便是最为自知的人,对自己的觉察也不可能到达100%——因为“自己”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我们在变化,也在成长。”那么如何尽可能减小自己认为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之间的差距?这就需要培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觉察”,是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这种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别人眼中的我们是怎样的。塔莎·欧里希在回答人们为什么自我觉察这么难时,总结了几个原因。首先就是人们在认识自己时,并不是基于实际表现或过去的经验,而是更多来自于一种没有事实依据的、关于自身能力的信念;另外就是因为大脑天生的懒惰使得人们在认识自我时出现偏差,并且人们总是错误的以为只要不断的自省就能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其实事实证明,很多人的自省都是停留在一种依靠逻辑的、理性层面的思考。但许多时候,看清真实的自己是极需依靠情绪和内心感受的。这就造成了许多人对自我的思考越多,反而对自己的了解就越少。

认识自己本就是一件漫长的、足以持续终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做是一场探索自我,学习自我的过程。并且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勇于去质疑自己关于自己的种种预设,去积极考证我们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去带着一种积极的思维和接纳自我的态度追求真实。但不管怎样,都要相信: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  不以己度人,是最高级的善良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自以为”,人们常常以为,自己喜爱的,也是别人喜爱的;自己厌恶的,也是别人厌恶的;自己向往的,也是别人向往的。往往让我们偏离了事情的真相,甚至背离了生活的基本常识。

很久以前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说老公心情不好,老婆不明情况,跟他说话他没精神,老婆就胡思乱想,……中间省略500字,最后居然得出结论,非常确定老公肯定是喜欢上别的女人了。结果只是因为那天看球赛,意大利队输了,作为真球迷的老公仅仅因为这心情不好没有搭理老婆,就被老婆各种胡乱猜测。

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多不胜数,其实反应了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即“投射效应”,具体来讲,就是指以己度人的心理现象。

试想,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某种特性,譬如生活习惯、爱好、喜好、想法、性格、欲望、个性等投射到他人身上,用自己的喜好去认识、评价、判断、衡量,认为他们也应该有着和自己同样的想法、观念、处事原则等。

很经典的一句话,“有一种好是父母觉得好”,可以各种觉得好。就拿工作来说,在父母眼里,所谓的有出息就是有个好的工作,并且这个工作和我们想象中的“好工作”存在一点出入。在他们眼中,即便工资低点儿也无所谓,只要稳定就行,教师,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这些才是父母眼里好的工作,体面的工作。就像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儿子卖煎饼年入几十万,但是母亲觉得不体面,不稳定,非要让儿子回县城干工资只有3000元的公务员。诚然,父母都是希望子女好,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顾忌子女的感受,只是他们觉得好,但并不是子女想要的好。

这让我想到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时代都不一样,所经历的事情也完全不同,应该不会有一个人能够对另外一个人的经历感同身受,存在的共鸣或许只是似曾相识而已。所以也就造成了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觉得好心但办了坏事,不自知的我们还满心委屈。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总认为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为什么清官最难断的就是家务事?为什么会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看问题造成的吗。

最近还看到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很多人第一次听莫言的《丰乳肥臀》都会鄙视的摇头,却不知道这是一本讴歌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的书。《希望永远都在》这本书一听名字会不会觉得是一本鸡汤书呢?其实却是一本讲述了一个在柬埔寨大屠杀中幸存的孩子如何成为一个披露历史真相、宣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公益大使的故事。

2012年陈凯歌的《搜索》,讲述了主人公因为一件公车不让座的小事,而引发了蝴蝶效应般的网络暴力,以致最终被逼到生活的死角的故事。殊不知主人公刚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心灰意冷、沉浸在惊愕与恐惧之中。

前段时间一则走心的泰国广告走红网络,广告内容讲述的是一位老板娘去菜市场收租金,态度十分凶悍,赶走卖猪肉的商贩,甚至把秤给摔在地上。而这一幕刚好被一个路人拍了下来,并将视频命名为《市场老板娘欺负摊商》上传到网络,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争相吐槽、转发,纷纷谴责这位老板娘,表示厌恶这种社会垃圾。甚至人肉到了菜市场的位置,并组织说不要去这家菜市场,让它早点关门。可是未在视频中显示的真相是,老板娘赶走卖猪肉的商贩是因为秤不准,缺斤少两,作假欺骗顾客。而且老板娘并不像她外表看上去的那么凶悍,相反,她关心照顾着商贩们,把他们当作自己人,帮助他们好好生活下去。

现在网络特别发达,信息开始碎片化,获取信息越来越简单方便。与此同时,也在滋养一种看不见的网络暴力,或者说是,网络偏见。在虚拟的网络上,许多吃瓜群众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以自身认为对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别人,却从来不会去追求真相究竟是什么。

《奇葩说》主持人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任何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认知,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论断。有时,我们自以为做出了公正的判断,其实往往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

在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态度看待一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很多时候对别人的评头论足,或许所暴露出来的并不是别人的问题,而是自身的困顿。毕竟,这一生,太多人都是在负重前行,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而一个人的成熟之处,也恰恰在于懂得自我审视,而非以己度人。何况我们连自己都不甚了解,有什么资格去对别人指手画脚。


换个视角看问题——谈谈“灭霸”

最近热映的《复仇者联盟4》,全球票房超过《泰坦尼克号》,成为影史第二。我们不去评论此电影的好坏,我只想聊聊漫威旗下的超级反派——灭霸。

电影都会有正反两派,复仇者联盟,是正义的代表。保护地球是他们的职责,守护整个人类是他们的使命,哪怕有一丝的希望他们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所以从我们人类的立场来看,复仇者联盟就是正义的化身。

而作为要消灭整个宇宙一半人口的终极BOSS——灭霸,就成为了反派的典型,也成为了正义一方需要打败与消灭的对象。灭霸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开启了收集6颗无限宝石的过程,最终集齐了6颗宝石,打了响指,宇宙中的人口随机消失了一半。

站在我们地球人类的角度或者从感情上说,眼睁睁看着身边的至亲、好友一个一个消失,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灭霸的经历和他的视角(或许也可以看成上帝视角)去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或许灭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或者说这是属于灭霸式的正义。

从最简单的生态链说起,养过鱼的都知道,一个鱼缸里能容纳的鱼数量是一定的,如果没有外界干扰,数量一旦变多超过临界值,就会出现死亡,直到恢复生态平衡。

我们把鱼缸放大到整个自然界、或者整个地球、又或者整个宇宙,道理都是一样的,资源是一定的,生物数量一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破坏整个生态平衡。

从统治者角度来看,都是希望自己种群强大,所以各个国家都在鼓励生育防止人口负增长。但是从生态角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越多,必定会引起资源分配不均。随着人口的越来越多,矛盾也日益突出。看看地球的现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化石燃料的使用,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也越来越多,温室效应也越来越严重,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被淹没,人们的生活空间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冲突……资源的匮乏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当地球上的资源用完的时候,在科技没有出现质变的情况下,人类灭绝是注定的。

所以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灭霸并不想看着宇宙生灵这样没有节制的繁衍下去,因为终会有一天,资源会枯竭,所以灭霸才有了这个想法,将生灵先灭一半,然后控制着人口数量,繁衍生息。基于这个理念,灭霸才会疯狂的寻找无限宝石,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要将无限宝石集齐,消灭一半的生灵。从灭霸的角度来看,他也是为了让宇宙继续的繁荣下去,而不是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且目的并不是消灭全人类,统治全宇宙,而是对现有资源有效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从而实现全宇宙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这种消失一半的方式是随机消失,不分种族、不分阶层,不分贫贱,比起《2012》里只有花10亿英镑才能买到一张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可以说灭霸是很公正的。相对于最后由于人口膨胀引起资源争夺触发战争使人类血流成河的死亡,这种方式更加容易接受一点。并且灭霸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反而失去了最爱的女儿,失去了一切。影片最后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看着落日的余晖显得是如此的落寞。

站在我们人类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还是显得非常的偏激。而灭霸能用这样的方式是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的。灭霸是出生在土星卫星泰坦星上的永恒一族,只是泰坦星球也遇到了人口问题,当时灭霸曾提议消灭一半的人,当局者并没有答应。但由于人口过多导致泰坦星变的越来越混乱,有无数的人失去家园,并且还在持续增加当中,好多人都失去一切在外面乞讨,更多的人向外面求生,最终泰坦星走向灭亡。以泰坦星灭亡为起点,灭霸的后半生,其实是一直活在愧疚之中。因为他觉得整个星球的人之所以灭绝,都是他的责任。他本来至少可以救一半人的,但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这一半人也没能活下来。后来灭霸来到他女儿卡魔拉所在的星球,情况也是和泰坦星一样的问题,于是灭霸杀了卡魔拉母星一半的人,结果和灭霸预期的一样,卡魔拉的母星发展的比原来更好了。所以灭霸认为现在的宇宙如果要走向更好的结局,那么必须要消灭一半的生命,只有集齐6颗无限宝石才能轻易做到,收集无限宝石之路由此开始。

如果我们对比复仇者联盟与灭霸之间,或许仅仅只是因为理念不同罢了,双方并没有谁对谁错。复仇者联盟更注重感情,更注重现在;而灭霸更加理性,更注重未来。


结语

    总的来说,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并不是说做了这12道测试题就能使我们的理性思维有质的改变。而是从认识自己开始,多与人沟通,不要以己度人,多换位思考。不要老是存在一厢情愿、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不要老是有“我以为”、你以为、“他以为”;不要老是自以为是的觉得世界欺骗了你,世界压根儿没空搭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