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 华廷新闻
- 员工动态
【题记】《原则》一书是老师18年推荐给大家的第二本书,我拿到书的第一反应是奇厚。Ray Dalio典型理工男的写作风格,把许多人生道理按照严格逻辑和论证,予以呈现。书中所列的21条高原则、139条中原则和365条分原则,与我们小时候教室墙上贴的名言名言完全不同,在我心中我一直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类名人名言定义为“有道理的废话”,但Dalio的每条原则都是经过充分的逻辑论证,会让你瞬间“头脑开放”。这篇学些园地,我从三个方面来与大家分享我对Dalio和《原则》的体会,我觉得Dalio用自己人生总结出的经验是具有普遍的逻辑意义,一些原则有可能和我们当前的工作不匹配,不过从逻辑上来说,用他的思路,会对工作和人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一、我眼中的Ray Dalio
“人都是基因与环境的产物,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皆受过往经历的影响。”这是Dalio在人到中年时得出的一条感慨,这条结论是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论证的。在我心中,我给Dalio贴上了这四个标签,同时也是对我的启示。
是学渣,但成功逆袭。
Dalio在书的一开始就承认,自己在中学阶段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渣,他最显著的缺点是机械记忆能力很差,尤其是对于没有什么逻辑联系的知识,这曾让他的母亲非常担心。不过,和巴菲特一样,巴菲特在11岁时就进入股市,购买了第一张股票;Dalio在中学阶段,利用打工来赚来的钱购买的第一支股票“东北航空”,恰逢这个时期正值美股大涨的黄金年代,所以他在对股票啥也不懂的情况下,也在股票上赚了不少钱,正是这一次幸运的经历促使他对股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里接下来讲的就是学渣逆袭的故事了,Dalio进入大学后就开始如鱼得水,因为大学强调的独立思考,恰恰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他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进入哈佛商学院学习。
所以说,读书时代的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未来,兴趣比成绩更重要。另外,通过Dalio小时候的经历,可以看出财商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这一代人的财商教育已经无法再弥补了,但我们可以培养下一代的财商意识。Dalio提到,有一次他带10岁的大儿子来中国出差,他的儿子在中国跳蚤市场以1美元/条的价格购买了很多黑丝巾,然后在圣诞前夕在一个购物中心以每条20美元的价格卖出,他认为,这是他给孩子最好的金钱和财商教育。
超现实主义者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没有失败的人生是不完美的。Dalio在桥水创立8年后,出现了第一次决策失利,当时正值里根在任总统,美联储为了抑制石油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使得美国经济步入衰退,Dalio预测经济衰退将会持续,并为此进行了投资布局,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美联储应对衰退采取的降息政策配合里根采取的一系列供给侧改革,使得美国经济迅速复苏,股市迎来多年的牛市,桥水基金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这次的教训让Dalio明白,在市场上,无论你对你的判断多么有信心,都要做好风险控制,因为对市场而言,你永远无法掌握所有的信息,这次打击也让他变得谦虚,从前的他年纪轻轻就有不菲的财富,而且对多次事件的判断都没有犯错,让他变得自负,现在他明白,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我觉得正是这一次的挫败让Dalio成为一个超现实主义者,认为宇宙万物都有自然规律,通过对于社会和自然的变化规律中去总结并探究自己的独特理念。
这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他认为人的意识就像是漂浮在水上的冰山一般,能让别人和自己看见的只有漏出表面的那一小部分,它们往往只是那一块冰山的一个小角落;可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藏在水下的,人们不会轻易的看见它们,而且越往下表示藏匿越深,这大部分在水下的就是潜意识的东西。如果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我就必须尽一切可能做到客观,认清外界的规律和自身的优缺点,我知道,这点做起来很难,但我可以采用Dalio的方法,他在做每一笔交易的时候都会在记事本上写下交易原因,并且要和预期进行比较分析,隔一段时间又对自己写下的判断标准进行回测,我可以把每一次我觉得做的不足或是错误的事情记录下来,同时分析出究竟是从哪一步开始造成今日的局面。
冥想者
Dalio和Steve Jobs一样,是一位冥想者。他在文章中说到,在他的一生中,冥想对他的帮助很大,冥想让他拥有了平静开放的思维,让他可以更清晰、更有创造性地思考。Dalio建立的桥水文化——“创意择优、极度求真、极度透明”,我觉得,在现实工作中这种企业文化是很难建立的,身处在一个极度求真、极度透明的企业中,就等于我必须直面迎接别人对评价和批评,通常情况下,对于批评和不同意见,我们会有一种防御心理,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别人是在跟我们过不去,并因此生气、愤怒并寻找理由和借口进行反击。我们的许多争论,不是在寻找正确的观点,而是为了证明“我”是对的。那Dalio为什么能够规避人性的弱点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冥想者。
这个结论不是我随便断定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一些练习了1万多个小时冥想的佛教僧侣研究后,发现他们大脑中的伽马波显著多于常人,而伽马波与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通过冥想,人们可以看到自己脑中慢节奏的画面,观察到自己的情绪来源,从而认识到对批评的防御反击是低层次的自我在做自我保护,因此,应该用高层次的自我去寻求事物的真相,而不是让低层次的自我阻碍自己的发展。就像Dalio说的,他的目标是让自己做事正确,而不关心正确的答案是不是来源于自己。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每天如僧人一般盘腿打坐冥想,但我给自己制定了一套适合我的冥想活动,那就是每天下班回家的时候会故意多走一段路程,随着步伐调整呼吸,清理大脑,相当于是一次短暂冥想,整理下一天,规划下生活。
一丝哲学家身影
Dalio开始接触心理学、神经学是由于自己的儿子Paul,Paul曾患有双相障碍,Dalio通过与优秀的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交流后,了解到Paul躁狂和抑郁的交替,是因为他大脑中的多巴胺以及其它化学物质分泌不稳定造成的,所以控制儿子脑中的多巴胺以及这些化学物质,就可以改变儿子的状态,经过三年的治疗,儿子Paul从一个做事一团糟、吸大麻、喝酒的病人,变成为一个认真吃药、冥想、富有成就的电影制作人。
Dalio通过陪伴儿子病情的治疗明白,人与人大不同,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期盼自己或他人改变,而是承认自己或他人的弱点,然后用明确的预防机制来避免弱点导致错误。在桥水,从员工招聘到员工离职的整个过程,他们应用了MBTI、职场人格量表、团队倾向简表、分层系统理论等多种心理测试方法,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弄明白,从而从让认识不同、思维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工作,做到人岗匹配。桥水通过坦诚开放地了解员工特性,对许多项目都提供了帮助,债券系统化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平日里,老师也多次提醒过我们,不要总看一个类型的书,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接触一些新的领域,读一些不同类型的书,用别的角度从新来看自己现在的工作,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故步自封于人于己都是件糟糕的事情。
二、我感兴趣的All Weather
作为一名学金融专业并且从事金融工作的我,除了汲取他的原则,还应该了解他创办的桥水基金,桥水基金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也是全球最会赚钱的对冲基金。和山雨欲来、腥风血雨般的量子基金不同,桥水基金独创的全天候策略,自1996年诞生以来,20年间管理资产从2亿美元膨胀至600亿美元,不仅让投资者从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得到解脱,也带回了跑赢大盘的实际收益,成功经受住了自1935年起的7次最严市场寒冬。
基本原理:选择被动策略,以不动应万变
还记得Dalio第一次的决策失误吗?那次失误的决策驱使他潜心研究美元贬值和市场大涨背后的因果联系,他发现,布雷森顿林协议的破灭只不过是很多看起来独特历史事件中的一件,实际上,这只能说是很不经常发生,而并不是史无前例的,从更宏观的历史角度看,货币贬值已经在很多国家发生过,而且尽管发生货币贬值的经济环境不一,但都是相同关键经济趋势结束的结果。随着观察和思考的深入,Dalio很快悟出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规律,这是全天候策略的基本原理之一。
既然Dalio发现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规律,那么,有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保证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赚钱?关于解决这个问题,Dalio从麦当劳的麦乐鸡中发现灵感,发现资产可以被分拆成不同部分,有的部分可能盈利,有的部分可能亏损。他把投资的收益分成三种:Cash现金收益、Beta收益(市场的回报)和Alpha收益(取决于交易策略和管理者的选择)。
Return = cash + beta + alpha
Dalio采取了与索罗斯不同的策略,他的投资策略着眼于β收益,也就是市场回报,这是一种被动策略。而索罗斯追求的是α收益,着眼于降低与市场的相关性获取超额收益,一种主动投机策略。这是全天候策略的基本原理之二。
组合精髓:升级版的风险平衡
在掌握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规律和发现了资产可以被分拆之后,Dalio开始尝试打造一个可靠的投资组合,该组合可以应该对所有的经济运行周期。那么,什么样的组合算是有效的组合?Dalio的回答是采用风险平衡策略(Risky Parity)。
Dalio将风险管控放在第一位,其实早在他给企业制定资产配置方案的时候,第一步就是确立“风险中性立场”,在他看来,如果风险不是中性的,那么客户就会暴露在风险之下。因此,在全天候组合里,如果配置了股票,必须配置另外一种资产对冲掉股票的风险,即当股票下跌时,这种资产的价格能否上涨相同的幅度。
Dalio发现,对于每种资产来说,单位风险的回报都是一样的,要获得多少收益,就要承担多少风险,因此,对冲风险,不会损害收益。当我们只着眼于一款产品时,风险和收益的矛盾无法调和,要想获得高收益,必须承担高风险;但Dalio指出了另一条路,我们完全没必要只投资一款产品,而可以同时投资另一款产品对冲掉前者的风险,使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降至最低。由此可以发现,它配置的是风险,而非资产,通过平衡分配不同资产类别在组合风险中的贡献度,实现投资组合的风险结构优化。
最终,Dalio给出了如下的资产配置模型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Dalio认为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是决定资产价格的两个重要因素,由这两个因素进而延伸出宏观经济运行的四个周期,即经济增长时、通胀时、经济衰退时、通缩时,我们只需在这四个周期配置资产,但是,由于我们很难预知下一阶段谁变现更好,于是乎我们每一类资产都配置一部分。这样一来,Dalio为每个象限分配了25%的风险,以此保证投资组合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都行之有效。同时,风险平衡策略也能指导我们应该为每种商品配置多少份额,假如股票的风险是国债的10倍,那么股票的配置份额应该是国债的1/10,Dalio关注风险平衡,而非份额平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全天候策略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现实版的全天候策略是非常复杂的,为了保证收益和风险敞口,会采用给国债加杠杆的策略,同时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来支撑。
三、我理解的生活原则4: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前文提到过,Dalio发现人与人不同源于儿子Paul的双相障碍,在陪伴Paul一起治疗的时候,Dalio了解了很多关于大脑构造的知识,并将其加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了关于“理解、改善和运用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原则。
4.1 明白你与其他人的思维方式能带来的力量
Dalio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各种天生的特征,这种特征既可能帮助自己,也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这取决于如何去应用它们。在这里他拿一个目标导向型的人和一个任务导向型的人做了举例。我突然就想到了日常工作中,我有时候会误解或曲解领导给我的任务,因为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为了避免误解,要不然就提高我的思维,不要然就主动问清楚明确任务。
4.2 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我们做出的美好选择,而且是我们天生的身理需求
书中指出,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和进化学家的观点是认为人脑构造先天使人需要并享受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一起合作把蛋糕做的更大的回报大于追求追求个人利益带来的回报,不仅是体现在于分得的蛋糕更多,还体现在人类天生追求的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的精神回报。关于这一部分,我是认同的,我原来在证券公司工作,我们团队会定期选股进入我们的私募产品里,由于中国股市的“特殊性”,我们会以技术指标选股为主要依据,再大致看一下基本面,但其实很多技术指标都有局限性,一旦市场有大的波动便会失去意义,最终团队的私募在A股第二次触发熔断机制的时候破了止损线,那段时间,我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第一是我们很辛苦选出的股并不能体现出其价值,第二是这种纯粹只关注二级市场的工作,我很不适应。最终,我还是离开了证券公司,选择了我大脑里认为更有意义的工作。
4.3 理解大脑里的主要斗争,以及如何控制这些斗争,以实现“你”的愿望
Dalio认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其实每个人也有一个高我,一个低我,这是我们大脑结构造成的。高我其实是一个意识很清醒,能看到高纬度事物的人,但很多时候我们内在的情绪导致自己行为,被低我所控制。低我关注物质上的东西,流于表面,高我看到本质上的东西。
这让我我联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部动画片——《头脑特工队》,在我们的大脑里有很多情绪小人,在争夺对我们的控制权。把anger当做为杏仁核;把joy当做前额叶皮层,当有人和我意见不同时,我头脑里的anger大叔(杏仁核),会让我把这种做法视为攻击,因此,我会变得愤怒,肾上腺素增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进入攻击状态。这让我开始刻意练习控制,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定:就是在我决定要因为意见不同而争论时,给自己5秒的沉思时间,刻意延迟自己的反应,让高层的我而控制局面,正如Dalio所说,通过不断的练习后,它会形成习惯回路,大脑皮层新的模式便会像孩子一样听话。
4.4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征
4.5 无论你要实现什么目标,让合适的人各司其职以支持你的目标,是成功的关键
这两条是Dalio的选人、用人之道。在选人方面,Dalio强调用人所长,他会借助MBTI工具来快速的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这种测试把人的性向按四个维度的特质划分为十六种主要类别,网上有免费版的MBTI职业性格测试,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说测试一下自己。我觉得,相比起人的感官直觉,借助工具会更好的为适材适所的工作职责分配提供更有效的指引,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关键。
在Dalio的眼里,他的团队倾向简表分成5类型来安排合适的工作:创造者、推进者、改进者、贯彻者和变通者。Dalio更欣赏的是塑造者,塑造者是能从构想一路走到构想实现的人,塑造者 = 理想家 + 务实思考者 + 坚毅者。其实,大部分人都欣赏塑造者,与其说欣赏,不如说是想成为一名塑造者,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塑造者呢?其实Dalio和老师早就告诉我们了,那就是终身学习,正如老师在《格局》里所写的,广泛的阅读是增长见识的捷径,有了见识就会提高思维的高度,具备了理性思维的本领,就能提升格局放大格局,展现出更高层次的自己。
【结语】
在我读《原则》的时候,总是会将Dalio的原则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理念联系在一起,与Dalio书中所写的“高我”和“低我”类似,王阳明先生将人能达到的境界分为三类,“生知安行”的圣人能“尽心知性知天”,“学知利行”的贤人可以“存心养性事天”,而“困知勉行”的凡人只能“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基于此,我以“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作为题目来提醒自己,唯有“头脑极度开放”+“知行合一”,方能“生知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