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六十五期 ] 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读《黑天鹅》有感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8-06-14 08:54:21   


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这是一本颠覆你认知的一本书,或许你会因此开始怀疑人生。刚开始读,我并不认为这些观点很正确,因为和我以前的认知有些是有很大偏差的;读着读着,我的信念开始有所动摇,开始怀疑以前所学的知识是否正确;到了最后,我会很赞同作者的很多观点,而这些观点一开始我是不认同的。


一、塔勒布的两个“神预测”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因“黑天鹅”理论而被人们称为“黑天鹅”之父,有无数头衔,精通多国语言,据说从13岁开始每周读书30-60小时。这些都不详说,只是想介绍一下他的两次“神预测”:

第一次是2001年9月4日,塔勒布的新书《黑天鹅的世界》出版了,他在书中提到一架飞机撞进他所在的办公楼的可能性。众所周知,作为全球第一大军事强国,美国的防卫系统何其严密,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但一周后,也就是2001年9月11日,“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了,两架飞机真的撞进了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办公楼里。而他在“9·11”之前大量买入行权价格很低、无价值的认沽权证,用一种独特方式做空美国股市,直到恐怖袭击发生。结果可想而知,塔勒布一夜暴富,这使塔勒布在华尔街声名鹊起。

第二次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书中的观点大致是这样的,作者认为:全球化不是只带来好处,还导致了全球在互相牵制的状态下的脆弱性,同时降低了波动性并制造稳定的假象。换句话说,它创造了毁灭性的黑天鹅事件……全球化确实使得我们的破产减产了,但也面临着更少但更严重的危机。在塔勒布说完的第二年,次贷危机爆发。好无疑问,塔勒布又先知先觉重仓做空,大赚特赚了一笔。一次是偶然,那么两次或许就是必然,这也使得塔勒布名震世界。

塔勒布不仅“神预测”到了这两次黑天鹅事件,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很很好的实践了自己的“预测”,并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不像其他人那样,只是说说而已。所以网上对此的评价很多说的比较悬乎,但在我看来,对于作者而言,无非是“守株待兔”的行为而已,并没有多么的神奇。就如塔勒布所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这个星球上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新闻记者和金融家们来说的确是黑天鹅事件,但对于本书作者,鄙人来说,它却丝毫算不上。”

那么作者为什么能“神预测”这两次黑天鹅事件呢?我觉得有两个必须的因素。其一和塔勒布的从小经历有关。塔勒布出身于黎巴嫩,名门之后,祖父曾是黎巴嫩副总理,但是战争使得他的家族在一夕之间经历了从巨富到赤贫的转变。对于战争,小时候的塔勒布并不知道正在经历着什么,大人们总是信心十足的预测战争只会持续几天,而实际上战争持续了17年。对于从小就经历战争洗礼,并且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塔勒布来说,对周围的环境充满着警戒,对危机更加的敏感也成为他的习惯。其二是大量的知识积累。塔勒布从小就爱看书,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反复无常而且非常贪婪的读者,哪怕是在战争中,躲在地下室的塔勒布对于读书仍然孜孜不倦。

有了危机意识,又有了应对危机的能力,也就使得塔勒布知道某些黑天鹅事件是必然会发生的。虽然不知道具体哪一天以哪种形式出现,但是可以早早的就做好准备,付出可承担的成本,获得不成比例的可能回报。这也成就了塔勒布所谓的“神预测”。

对于未来的预测,让我联想到了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群所谓的“专家”,运用各种模型、理论知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股市、期市、汇市、债市等各个品种的行情涨跌。以前作为菜鸟的我还经常很认真的听他们的评论,看他们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现在回头再来看,才发现只能用“呵呵”来形容,如果真要信了,那也只能说明我们太天真。这些所谓的分析预测,不过是说说而已,他们不会真的就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实践自己的预测。或许转头就会忘记刚才所说的话。就像作者说的,“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义”。你所知道的信息,其实大家也都知道,而这些信息早已经被市场所消化,不会对我们的投资有任何积极影响。1000天的投资经验,不会告诉你1001天的行情会如何发展。塔勒布在书中也说早就已经放弃了阅读报纸和看电视,空出大量时间用来阅读书籍。当然这不是提倡不用看报,而是提示人们尽量避免被太多的信息,尤其是媒体的信息所误导。可惜现在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了解此道,仍然对所谓的专家预测、小道消息乐此不疲。

二、极端斯坦(即国度)下的黑天鹅

《黑天鹅》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黑天鹅事件的本质和规律,发掘出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背后的真正价值,教会我们如何认识这个社会的运行方式,如何避免小概率事件带来的重大损失,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占得先机。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世界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并且世界是由这些极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物所主导的;第二部分讲述了我们发现不了黑天鹅的原因;第三部分是讲述了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去应用黑天鹅理论。

所谓的“黑天鹅”是什么?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以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是牢不可破的信念。这种数千年来对白天鹅数百万次确定性观察中得出的结论,却被突然出现的一只黑天鹅所颠覆。这显示出人类通过观察或经验获得的知识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人们借此寓意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着一切。

在《黑天鹅》这本书中,存在着作者大量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和论述,在这里分享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1. 火鸡理论

整本书中多次被塔勒布引用的例子。有这么一只火鸡,每日被主人喂食,每增加一天,在火鸡看来,主人对火鸡的爱的“统计置信度都与日俱增”。就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久而久之,火鸡对主人的善良习以为常,幸福感也与日俱增,基于过去的经验,火鸡推断,主人是爱自己的,否则不会日复一日地喂饱自己、照顾自己。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某年感恩节的前夕,在火鸡认为所处的环境是稳定和安全的,并会持续下去的时候,主人的屠刀举了起来。火鸡生命中的黑天鹅出现了,它这才发现原来主人是别有用心,而自己只是餐桌上的那道菜。

塔勒布认为,“错误地把对过去的一次天真观察当成某种确定的东西或者代表未来的东西,是我们无法把握黑天鹅现象的唯一原因”。某件事情1000天的历史不会告诉你关于接下来的任何信息,这种从过去预测未来的天真现象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

或许你会不屑一顾,反驳道人不是火鸡,人脑不是鸡头,人是会思考的高等动物,根据已有信息,在感恩节前估计早跑光了。但是我要说,或许人还不如火鸡,聪明反被聪明误,韭菜就是这么被收割的。2015年的股灾中,25万亿市值灰飞烟灭,相当于当年GDP的三分之一还多,股民户均蒸发24万。2000点到5100点的历史告诉我们大牛市还将继续,所有人都在唱多,在站上5000点的时候,也是股民们感觉到最为安全的时候。当危险最大时安全感却达到最大值。就像火鸡一样,被屠杀的危险越来越近,但它却感到越来越安全。在股灾中被收割的股民和火鸡有什么区别吗?

亦或是泰坦尼克号的船长所表述的内容,“根据我所有的经验,我没有遇到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故。我在整个海上生涯中只见过一次遇险的船只。我从未见过失事船只,从未处于失事的危险中,也从未陷入任何有可能演化为灾难的险境。”但1912年沉没后,却成为了历史上被提起次数最多的沉船事故。

火鸡理论有力的对基于归纳法的所谓科学提出了质疑,尤其是统计学几乎被废掉,塔勒布在书中这样描述,在极端斯坦中,无论有多少历史数据支持的大概率都不靠谱,一个从未发生的、未知的、隐蔽的极小概率事件就足以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而且在灾难发生之后,人们都无法解释清楚黑天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更可悲的是,人们会忘记它,过滤它,只筛选出那些“正常”的数据。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就说过:“运用归纳法的正当性永远不可能从理性上被证明。要证明归纳法的正确性,必须要满足一个隐含假设,‘未来将和过去一样’,如果不满足这个连续性假设,任何从经验上归纳出来的道理,无论听上去再有道理都是不理性的。”

前文提到的所谓“专家”,无非是习惯“筛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思维狭隘的人,塔勒布甚至把他们归位于骗子或傻瓜,在社会科学领域,极端斯坦统治的金融、商业、媒体、医学、社会学等尤甚,道理很简单,因变化而需要知识的事物,与未来有关,并且其研究是基于不可重复的过去的行业是没有专家的。就像医学上所谓的NED(无疾病征兆)并不能证明无疾病一样。

2. 极端斯坦和平均斯坦

这是作者在本书中表达的一个核心观点。平均斯坦条件下可以用高斯分布描述,极端斯坦则不能。这也引出了塔勒布对于现代金融中广泛使用的高斯分布假设的攻击,其对钟型曲线形容为智力大骗局。

何谓平均斯坦,比如成年人的身高,大部分人都是在1.4--1.9米之间,那么小于1.4米和大于1.9米被定义为小概率极端事件。随机取随机取1000个成年人的身高数值,其均值不会因为极端个例而发生较大改变。也就是特定事件的单独影响很小,只有群体影响才大。

何又谓极端斯坦,比如人的财富,随机抽取1000个人,平均财富可能是每人100万,但是如果其中抽到了马云,那平均财富就会上亿了,这就是极端斯坦,个体对整体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找寻,我们就会发现,平均斯坦一般是带有物理特性的,不会存在无限大或无限小的这些事物,如身高、体重、智商等等;相对于平均斯坦来说,属于极端斯坦的事物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自然,社会,科学,金融体系等,这些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都属于极端斯坦。只要没有取值范围的都可以归结于此,具体如人的财富、通货膨胀率、经济数据、地震造成的损失、单个作者图书销量,名人知名度,百度搜索量等等。

在平均斯坦,我们受到集体事件,常规事件,已知事件和已预测到的事件的统治;但是,在极端斯坦,我们受到单个事件,意外事件,未知事件和未预测到的事件的统治。极端斯坦能够制造并且已经制造了黑天鹅现象,少数事件已经对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我们的世界是由极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物主导的(即极端斯坦)。

这就使得塔勒布对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高斯分布运用于任何场景提出了强烈攻击,称其为智力大骗局。高斯分布仅仅只能运用于平均斯坦,但是现实世界不是平均斯坦,绝大部分处于极端斯坦,所以作者认为,“我们在冒最大的风险就是我们面对极端斯坦的问题,却“近似地”使用平均斯坦的方法去解决。”

就像在金融世界领域,如果满足高斯分布的话,那么历史上的股市大崩盘的情况是需要宇宙寿命的几十亿倍时间才会发生一次,但现实是,近几十年时间里已经发生了若干次股市崩盘。所以在金融领域是不适用于高斯分布的,而受过高斯方法训练的金融专业人士正在占领商学院,他们全都被一种伪投资组合理论洗脑。不管你是去阅读一份共同基金招股书,又或者是某对冲基金投资者组合的说明,它们很可能向你提供据说能评估“风险”的定性数字,其计算都是基于钟型曲线或其派生术语中的某一个,而这些可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3. 沉默的证据

历史既向我们隐藏了黑天鹅现象,又隐藏了它制造黑天鹅现象的能力。话说在2000多年前,有人把一幅画给一个无神论者看,画上画着一群正在祈祷的拜神者,他们在随后的沉船事故中幸存了下来。寓意为祈祷能保护人们不被淹死。无神论者质问道:“那些祈祷后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儿?”这就是沉默的证据,那些淹死的拜神者,不会从海底爬出来宣传他们的经历。

旨在发现百万富翁的成功秘诀的研究都采用这样的方法:选取一群成功人士研究他们的特点,发现他们都有勇气、冒险精神、乐观等优点,然后就推断这些特点,尤其是冒险精神,能帮助你成功。但如果你去归纳那些躺在坟墓里的失败者的共同特点,仍然具有勇气、冒险精神、乐观等特质。如同那些百万富翁一样。或许具体的技能不同,但真正使两者不同的最主要因素只有一个:运气,只是运气。这就是典型的事后决定论的机制,人们会找到成功人士的成功原因,只是因为人们需要这种原因,而不是因为只有成功人士才具有这种独特的原因,失败者同样具有。

在投资的领域里,沉默的证据更是普遍。偶尔就会蹦出来一个自称“股神”的人,如果遇到大牛市,这种“股神”还会多出来很多,难道他们真的就是靠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眼光获得了盈利吗?还是仅仅运气而已呢?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个小故事,抛硬币大赛,猜正反面,猜对了晋级下一轮。比如有10亿人参赛,经过若干天的比赛,最终终会有一人赢得比赛。这最终胜利的人可能就会著书立说,描述他是如何从10亿人中脱颖而出的,宣传他是如何有效的抛硬币的,炫耀他对抛硬币有其独特的洞察力。如果你对他产生怀疑,那么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据,你如何解释10亿人,偏偏就他能获得成功呢?或许正如塔勒布所说的,最主要的因素只有一个:运气,只是运气。

或许人类也仅仅是运气的产物而已。试想一下,人类或许就是宇宙在近乎无限的生命里掷了无数次骰子而出现的,就像特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一书中描述的,让无数的猴子在打字机前胡乱敲打,总会有一只猴子会一字不差的打出《伊利亚特》叙事诗。那我们是否能够证明这只猴子下一次会一字不差的打出《奥德赛》叙事诗呢?

沉默的证据向我们展示了那些没有被我们计算进入统计样本的数据,因为我们对他们的忽视,导致我们对事情发生的概率做出错误的估计,特别是我们已经经历过的风险,并且从风险中逃脱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低估这些风险。沉默的证据扭曲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使之看上去比实际更容易解释。

潜意识的推理机制忽视沉默的证据,不进入视线则不进入大脑,而我们想要避免自己忽略它,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当我们在依靠证据做出推论的时候,可以使用特勒布的“黑天鹅思维模型3:证据模式”,这个思维模式一共问自己两句话:第一句:可以看到的证据是什么?第二句:是否有沉默的证据?

通过分享书中几个有趣的观点,来向大家展示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中描述的极其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许多是我们忽略的,许多是我们想不到的,许多是颠覆我们认识的。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以及严密的数理分析和逻辑推理,就不再一一举例,有兴趣的话可以好好阅读,绝对会有意外收获。

三、我的收获

1. 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从小到大一直处于学习的我们,真的学会学习了吗?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接收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了解一些有用的知识,而不是盲目的学习,或者说浪费许多时间学到一些负价值的东西,那就更得不偿失。如何更好的学习,是我要重新反思的一个问题。

学习是一切的基础,在这之上,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在这互联网的时代,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容易,但是人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或者说懒得思考,更多的是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人云亦云。在投资领域,独立思考更加重要。塔勒布的祖父,曾经的黎巴嫩国防部长,也并不比别人知道得更多关于战争何时结束的信息。学会思考,学会独立的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或许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但就算这样,塔勒布仍然会给你泼冷水,他说到:“即使我们取得了知识上的进步和成长,或者正因为这种进步和成长,未来仍会越来越不可预测,而人性和社会“伪”科学合谋起来向我们隐藏了这一点。”

2. 学会逆向思考

证伪是接近真相的最好办法。塔勒布很推崇波普尔的一个思想,在他看来所有科学理论,只能分为两种:已经被证伪的和暂时没有被证伪的,而那些根本就无法证伪的假说,则不能称作为科学。也就是利用负面例子,而不是正面证据更能接近真相。

索罗斯也是波普尔的超级粉丝,他每次下重注时,总是不断“证伪”自己――寻找自己判断错误的证据,而不是寻找不断证实自己正确的证据。

也有点像查理·芒格所说的,“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人类的认知永远存在着局限性,人如何尽可能正确地作出决策,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人们就将拥有一种跨学科的普世智慧,根本工具便是‘逆向思考’”。

不管是证伪还是逆向思考,都是指的可以从事物的另一面去接近真相。往往花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去证明一个事情是对的,或许只要一个反面的证据就能证明是错的。

再多的天鹅也不能证明所有天鹅是白的,但只要一只黑天鹅就能证明所有天鹅是白的这一定论是错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如果想不到砸破缸,让水离开人,那么对于小孩子来说,救人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或许我们会遇到很多看起来非常困难,或者说不可能完全的任务,或许只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出了问题,换一个思考方式,或许我们就能找到既轻松又容易的解决办法。

3. 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塔勒布在书中一共提出了5条应对不可预知未来的基本原则:

(1)不要预测。黑天鹅何时发生根本无法预测,能够预测出来的意外就不是意外。对于不可预测的事情作出错误的预测而采取错误的行动,只会犯下更大的错误。再一次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专家预测。

(2)谨慎预防。我们不能预测灾难,却可以预防灾难。必须最谨慎地分析最极端黑天鹅事件发生的破坏性,并作最充分的预防,这是决定生死成败的大事。“永远不要满仓,也永远不要空仓”,黑天鹅随时回来,时刻准备着应该危机的到来。

(3)危中取机。黑天鹅事件是危机,但危中有机,危后出机。最大的危机会出现最大的暴跌,也就会形成最好的投资良机。对应着中国的一句古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有事情永远有两面性,不要总是害怕担心不好的事情,应充分应用自身准备,在黑暗中去寻找一丝光明。

(4)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充足的冗余。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而能保持还能活下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市场上机会永远都有,就怕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却只有一把没有子弹的枪。

(5)不要负担过多的债务。如果负债过多的话,一旦出现黑天鹅,那么后果将更严重。 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总想一夜暴富,杠杆是把双刃剑,但更多的时候会让你万劫不复,牢记2015年股灾因配资导致爆仓而消失的那些投资者。

四、结语

“黑天鹅”,一种不可预测的,小概率发生的但影响巨大的事件。在金融领域,与之相对应的,是“灰犀牛”。这是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所著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所提出概念,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黑天鹅”突如其来,而“灰犀牛”则厚积薄发。去年7月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日,人民日报就发表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许多被人称为“黑天鹅”的事件,或许更像是“灰犀牛”。这将是我下一本阅读书目——《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