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员工动态
[ 学习园地 · 第一期 ]山西与浙江在资本金融上的差距 ——由“中国各省上市公司数量排行”一文引发的思考
发布人:huating    发布时间:2017-10-31 09:18:37   

一、山西资本金融发展落后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各省上市公司数量排行榜中,浙江省高达385家上市公司,占全国总数的11.5%,位列全国第二,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今年突破400家应该没有悬念。而山西省仅有38家,占比1.14%,排名全国第21位。


资本市场跟所有市场一样,对全国各省都是公平的,为什么浙江上市公司快突破400家,而山西只有38家,而且6年时间都没怎么变,最近两年更是一无所有。要知道最近两年证监为了解决IPO堰塞湖问题,对上市审核速度明显加快,浙江更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用浙江证监局官员的话说,浙江的企业不是已上市,就是在上市的路上。山西也有十几二十万家企业呀,为什么就培养不上去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有地理位置的原因,山西处于内陆,开放程度不高,导致资本市场发展起步较晚;可能有经济的原因,经济相对落后导致省内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质量相对不高,制约了上市公司数量增长;可能有体制的原因,山西国有经济占比大,严重依赖煤炭资源,造成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不够。种种原因,追根溯源,根本的原因应该在以下两方面:


二、资本金融意识弱,利用资本市场能力差


(一)资本金融意识弱

大多数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对资本的认识、资本金融的理解、资本市场作用的认识比较浅薄,观念陈旧。


1.从企业层面看

有一些企业对资本金融意识是完全缺失的,一缺钱就只想到银行贷款,却不知道还有一种比银行贷款更有优势的融资方式——上市;另外一些企业对资本金融虽然有一定认识,但只停留在初级阶段,这就造成了山西多数上市公司上完市就结束了,有三分之一未实施过股权再融资,一半多的公司未实施公司债融资。更意识不到企业做大做强可以通过上市公司进行并购,要知道用股权置换资产可是上市公司真正最大的价值所在啊。对比浙江,2016年浙江省发生并购案375起,涉及金额1616亿元,其中36家上市公司实施46起境外并购,涉及金额177亿元,并购对象遍布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等欧美发达国家,使得企业产生裂变发展,迅速成为大型跨国企业。


2.从政府层面看

表现在政府对资本金融相关知识了解不深,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不够,总觉得上市是企业的事,和政府关系不大。现在媒体都在讲我们进入了资本市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进入了互联网引导社会改变的时代,要善于向资本市场要资金要发展,善于向“互联网+”要机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不会转变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思想意识停留在传统的招商引资和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习惯于搞借贷经济,只会做加法,而不会做乘法,局限了地方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


3. 资本金融意识弱的原因

首先我觉得是山西经济落后,开放程度不高,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造成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从1990、1991两大证券交易所成立算起也就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而对于山西开放程度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社会意识形态也相对落后,整个社会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不高。造成资本金融文化氛围不强,对资本金融认识不深,最终也就造成了资本金融意识薄弱。


其次是创新意识不强。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五大发展理念,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创新。习总书记在多次公开讲话中也屡次提到创新才能驱动发展,重点抓好理念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山西的政府官员习惯于上级部门的安排与部署,进行机械式的开展工作,思想没有完全与社会发展形成共同进步。且存在不敢担责的现象,畏缩心理比较重,工作中不敢先行先试,不敢放开手脚进行创新。企业也安于现状,不求创新发展,有种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心态。


最后是惯性思维的干扰,企业习惯的间接融资之所以成为中国主流的融资方式这是符合当时追求经济总量环境下的融资手段。但是当今中国经济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处于经济新常态,追求的是“调结构稳增长”,央行必然选择的是稳定的货币政策,这就导致信贷会相对紧缩。而山西的企业还是以不变的眼光看待事情,一缺钱,首先想到的是银行贷款,也习惯了银行信贷,这就造成了我们去山西某县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企业有大量订单,但是多是因为融资困难而扩大不了生产,他们却从未想过其他的融资方式。


(二)利用资本市场能力差

1. 表现在企业对资本市场规则理解不透彻

众所周知,不管是IPO、定向增发还是资产重组,证监会对每一项活动都有严格而又详细的规章制度,一切都要按规矩办事,必须全部符合要求,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核。今年6月轰动资本市场的山西焦化重组一案就是典型反面教材。


历时一年半时间,重组总额达到55亿元,被山西国资委、焦煤集团等寄予厚望。几易方案,耗费大量精力、财力,最终戏剧性的被否了。被否的原因竟然是聘请的资产评估机构不具有相关证券业务资格。


我们不禁要问:这么“低级”的错误为何能够出现在如此重量级的重组中?是众高管们不熟悉规则还是独立财务顾问银河证券等中介机构“选择性”忽视?细想这样的错误都能出现,谁又可堪大任?这对未来加速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转型发展的山西来说,这样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


2. 表现在政府未形成服务资本市场的制度体系

IPO本来就是一件漫长而又复杂的事情,企业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山西相关政府部门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出台了一些引导政策,奖励措施,但由于限于自身专业能力不足,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所以效果不是很明显。反观浙江省,单单从一个地级市台州市来说,A股上市公司达到43家。今年更是加大上市扶持力度,“128股改上市行动计划”、“股改新政十条”连续发布,其中的奖励扶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目标管理、扶持奖励和政务规范等方面研究出台了一套覆盖上市前、中、后全过程的政策制度体系,搭建了高效对接的中介服务平台,服务更多企业通过上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资本市场“台州板块”。


3. 利用资本市场能力差的原因

山西大部分企业内部通晓资本运作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利于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并熟练进行资本运作。在政府方面,缺少精通金融证券专业的高端人才,虽有意引进,但是数量太少,并且缺少实际对接资本市场的经验,缺乏资本运作的能力和眼光。从服务机构券商的数量来看,目前山西省内共有178家证券营业部,而浙江证券营业部达到773家。在自身利用资本市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专业机构的支持力度也明显不足,也就无怪乎山西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差。


三、资本金融对接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

如此之差的资本金融意识和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这对于山西进一步深化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在今年7月的国家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9月1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这对于国务院单独为一个省份出台一份单独的指导意见,在历史上也是独一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既给我们带来新一轮的政策红利,也对我们下一步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坚定担当起“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把试验区建成示范区”的历史使命,让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全面破题、走在前列,为整个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贡献山西智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资源型经济转型之路。


实践证明,上市公司是实现经济方式转变的排头兵。借助资本金融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上市融来了大笔资金,吸引了高端人才、整合了发展资源、加快了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上市企业有足够的能力以及资源在改造提升传统的优势主业和优势产业基础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持续走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道路,从而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其实山西也不乏优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转型跨越、创造奇迹的实例。蓝焰控股(原煤气化)借助资产重组化解了债务违约风险,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晋煤煤层气实现了曲线上市,成为气化山西的又一主力军;永泰能源通过多次资本运作,从上市前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发展为山西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总资产、净资产、利润均比上市前实现了数量级的增长,市值最高时达到800亿元左右;百圆裤业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环球易购,公司主业由不断下行的传统服装行业向跨境电商成功转型,成为我省第一只电商概念股。


在“促转型、调结构、稳增长”的大背景下,深化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必须紧紧依靠资本市场。资本金融是推进山西转型综改试验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用中国证监会一位官员“资本市场——中国经济的锋刃”的话说,“资本市场——深化山西转型综改试验的锋刃”。而要利用好资本金融的力量,我们必须从提高资本意识以及提高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这“两个提高”上发力。


用最近看到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怎么利用资本”会从一个特殊能力变成一个生存能力。在未来十年如果不知道怎么去提高资本意识,不知道怎么利用资本,很可能企业就没有生存能力。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 学习园地 · 第二期 ]产业研究之“产业集群”